史娟
摘要:在以素質教育為前提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人才,就需要在按照教學要求,不斷培養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獨立能力,讓他們能從問題的各個角度和方面進行分析,從而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讓他們高效地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 問題情境 合作探究
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能更順利地運用數學思維進行分析和思考,把情境中的問題同自己以后的數學知識進行聯系,通過知識的再現和整理來找到問題的入手點。在教學改革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隨著發生了變化,教師通過給學生創設數學問題情境來引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對問題深入地探索。在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課堂活動環節,培養學生的熟悉思維,通過把知識由抽象變為腦海中記憶的直觀來達到對知識的內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一、問題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高中數學新課標》要求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在課堂活動環節體現主體作用。這就要求在課堂活動環節實現師生積極的雙邊合作。學生的心理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變化,從學生的心理上讓他們對高中數學產生興趣,并能主動地對數學進行獨立分析和探索。在以興趣為基礎的積極思維中,學生能使自己的意志品質更加堅韌,在遇到數學難題時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會在對新知識的探索中不斷提高對數學的積極心理因素,始終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進行學習。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需要使學生的探究能力不斷提高。新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討論時,能激發他們更深入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這種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的做法能激發他們思維的邏輯性的發展,使他們對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高。擺脫了舊式的灌輸式學習,學生在情感和態度上對數學的認識發生了變化,他們對數學知識不再畏懼,而是充滿好奇和積極的興趣去探索數學的未知領域。通過探究對數學知識進行更深一步地了解,通過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應用來提升數學水平,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培養他們科學研究的鉆研態度。
(三)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對問題不斷質疑的過程中,才能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激發他們對知識的進一步研究,從而獲得更深一步的理解。教師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時,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使他們通過思考和分析有能力解決的問題,用解決問題的成功感來激發他們的對數學的興趣,不斷提高他們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創新性,這對教師在改進教學方式時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數學知識掌握的比較深入,還要對如何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四)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對高中數學的理解能力,提高對數學的運用能力,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培養一定的創新性,使他們在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時不墨守成規,能發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新意識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能起到非常強的促進功能,在學生遇到難題時,他們能積極地從各個方面對問題展開分析,使問題能在創新性的思維和想法中獲得解決。
二、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
教師在利用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時,最好用和生活中的事物相聯系的情境,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感到親切,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和喜歡上數學。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一)針對性
教師在為了引起學生對高中數學的興趣創設問題情境時,不能脫離教學實際,找出一些新奇的例子,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注意力得到提高,但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起不到針對性地引入。所以,教師在把學生引入到新知識的領域中時,要緊密結合所學內容來尋找合適的情境進行導入。
(二)適度性
在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使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都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而不是為了某些人來創設情境。
(三)啟發性
在運用問題情境進行數學知識的引導時,教師要對提出的問題數量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和問題的數量不是成正比,而是要注重問題的價值,提出的問題要精,要能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
(四)互動性
在問題情境中,教師單方面的活動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學生在課堂討論環節失去了教師的引導,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只有師生之間進行互動式的學習,學生不斷向教師提出疑問,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趣味游戲,創設問題情境
在進行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時,我采用了游戲的方法進行教學,首先拿出一個筆記本讓學生猜一猜它的價格,價格是15-25之間的某個數字,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我用“偏高”“偏低”或者“正確”對他們說出的數字進行提示。把學生身邊的事物拿出來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能使他們盡快地對這種方法產生深刻印象,并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利用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身邊存在的數學,使學生能把數學知識和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達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問題情境的使用,有效合理的問題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高中數學的興趣,還能激發他們思維的創新性,讓他們在不斷對數學知識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數學素養。在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讓他們感覺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為了提高自己不斷努力,使自己成為具備較高水平的人才,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