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賽云
【內容摘要】本文從中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出發,引出中職旅游教育在課程開發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這些問題,根據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要求,提出解決中職旅游專業課程開發問題的思路。
【關鍵詞】旅游專業 課程開發 現狀對策
我國的旅游業是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三十多年來,中職學校培養了大量的旅游從業人員,為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當前旅游人才市場上表現出來的問題是:一方面,旅游市場急需旅游人才;另一方面,中職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艱難。簡單地說,供需不對接或供需錯位。目前我國中職旅游教育存在著脫離實際、布局不合理、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教育體系,缺乏旅游特色、教學質量和效益不高,以及由于教育結構調整所帶來的生源大戰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其自身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課程開發的不合理造成的。
一、中職旅游專業課程開發的現狀
就目前我國中職旅游專業課程開發的狀況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1.課程開發的理論研究沒有受到重視
目前對于課程開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礎教育領域或者高等教育領域,涉及中職教育的還比較少,僅停留在往日的普通中專經驗層面上。
2.僅立足于單科課程的開發
在為數有限的課程開發中,基本上立足于單科課程的開發,而缺少對整個學科的長遠考慮。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課程開發模式,只針對近期社會的某種需求。茶館多起來了,就開設茶藝課,奧運會、世博會來了就開設會展課程。一方面,開發這些課程確實緩解了當時對此類人才的需求,體現了課程設置的適時性、應用性;但另一方面,這些課程又僅僅是一些短效型課程,許多都只是為解決一時之需。
3.課程開發缺少動力
目前各中職旅游學校還沒有形成一種鼓勵課程開發以及進行新課程評價的有效機制。教師沒有參加過課程開發的培訓,也不清楚課程開發的基本程序。學校領導普遍認為既有資金短缺的困難,也有課程開發技術的壓力。因此從學校領導到普通教師對課程開發都存在一種避實就虛、避重就輕的心理,只想平平穩穩地沿用傳統教材。
4.企業沒有積極投入到中職旅游專業課程開發中
在我們調查的中國三大旅行社(中旅、國旅、青旅)在臺州的分公司中,均與學校合作度不夠,公司顧慮重重,唯恐花費財力、物力、智力培養的人才流失到競爭對手那里,無償為他人做“嫁衣裳”,而且他們也認為學校只不過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培養目標,并沒有為企業發展服務的誠意。因此,旅游企業和中職旅游學校合作進行專業課程開發,共同培養人才的熱情不高。
二、旅游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旅游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旅游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應用型特點
應用型是中職旅游專業人才的主要特征,中職旅游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有較強的實用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就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就能馬上頂崗工作。
2.技能型特點
學生的技能與綜合素質是中職培養模式中的核心內容。中職旅游專業人才不僅要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技能,即能將在學校課堂所學的專業知識轉化為走向工作崗位的基本技能。
3.復合型特點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經濟急劇變革,對人才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中職旅游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具有交叉學科和相關崗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中職旅游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要面向管理和服務第一線,要熟悉運作程序,了解所在地區的景點、路線、酒店、交通、風土民情、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等,成為一專多能、知識面廣、全面發展、適應性強的復合型人才。
三、中職旅游專業課程開發的策略
1.重視中職旅游專業課程目標開發
(1)課程目標要具有針對性。在今天這樣一個旅游經濟的社會中,如果學校旅游教育課程目標設置時只停留在學校的“想當然”中,沒有針對當前的旅游市場,那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可能是未來社會急需的應用型、技能型旅游專業人才。所以當前中職旅游專業課程開發目標一定要體現中職旅游教育的特色,以市場為導向。(2)課程目標要體現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要拓寬和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確定課程目標的過程中,須注意體現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針對崗位群設置而不是某一個崗位,滿足培養復合型旅游人才的需要。(3)課程目標要包含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現代經濟的競爭實質是創新人才的競爭,就要求中職旅游教育在課程的設置與開發上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等。
2.重視中職旅游專業課程內容開發
中職旅游專業課程包括兩大類,即普通文化課程和專業課程。(1)普通文化課程內容開發。中職旅游專業普通文化課程內容的開發應遵循三個原則:①淺顯性原則。內容不宜偏深、偏難。許多知識只需要學生了解,不必深究其學理淵源。②廣泛性原則。要盡量突破原先語文、數學、外語、政治這種課程框架,重視生涯教育、心理教育、人際溝通、環境教育、兩性教育、各地文化教育等內容。③生活性原則。密切聯系學生生活來開發普通文化課程內容。(2)專業課程內容開發。中職旅游專業課程內容開發始終要牢牢把握好這三個方面。首先,要把握好課程內容與職業的匹配程度。中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具有鮮明的職業性特點,其課程內容的確定必須面向市場與行業的需求,把握好與職業的匹配程度。第二,把握好課程內容的理論深度。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雖然強調實踐性,但它不是純粹的“技能本位”。中等職業教育課程也講求課程的理論性,它需要專業理論為職業能力的培養提供必須的理論支撐。第三,把握好課程內容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整合。職業活動作為一種實踐活動,除了需要客觀知識外,還需要大量的具有個人性質的經驗知識。
3.重視中職旅游專業課程結構開發
針對目前我國中職旅游專業課程結構的現狀,如果以模塊形式表示,旅游專業課程體系的結構,其結構可以劃分為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和拓展課程模塊三大模塊。根據旅游市場的現狀,我們可以把旅游專業課程劃分為三類:飯店管理課程類、旅行社管理課程類、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課程類。不管以哪種結構模式進行區分、開發,我們始終都要合理分配各個課程模塊的教學時數,合理開發各個模塊的教學深度,合理把握各個模塊的教學廣度,緊緊依靠長期在企業一線工作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教師共同進行職業分析,依據所面向的職業標準和能力要求進行專業課程結構的開發,使培養的人才達到職業要求。
【參考文獻】
[1] 徐峰. 旅游專業教育模式探討[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2).
[2] 陳君義. 淺析中職旅游專業課程開發[J]. 科技資訊,2011,(7).
[3] 陳志艷. 中職旅游專業課程改革初探[J]. 當代職業教育,2012,(9).
(作者單位:浙江臺州市天臺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