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明
摘 要:生命教育——我們的教育缺失了什么?從生命教育的教育目標、生命教育內容、教學手段進行闡述,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實現生命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生命教育;思想政治課;實踐
長期以來,我們往往只重視對學生的應試教育,而忽視了生命教育。何為生命教育?顧名思義,“生命教育”就是圍繞人的生命這一主題而進行的教育。隨著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不斷提升,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期待回歸生命。
一、課堂教學設計多元的生命教育目標
設計多元的教學目標是對每個生命獨特價值的認可與珍視。如,在《生活與哲學》教學中設計了三個方面的生命教育目標:
1.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標
如,《世界的物質性》教學中,分析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觀的原因中便詳細地談到了天體起源、生命起源及人類起源,通過對人類起源史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祖先在那么惡劣的生存條件下,都沒有放棄對生命的渴望和熱愛,今天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去毀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展示“三鹿奶粉事件”的相關報道,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分析,挖掘其背后反映的對生命漠視的實質,以此來揭露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丑惡現象。向學生傳遞敬畏生命的觀念意識,讓學生真正懂得珍惜生命不僅是個人的意愿,更是一種對父母和社會的責任,這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意義。
2.憂患生命的教育目標
困難、失敗和挫折,不僅是中學生,任何人都要時常面對。如,《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痛苦和苦難是美麗人生的一部分,苦難終究會過去,幸福終將到來。以此明白生命只有在戰勝苦難中才會有樂趣,才會有生機,從而使他們樂于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展示《張海迪》視頻,讓學生在視覺體驗中感悟如何面對挫折,并戰勝挫折,尋找生命的真諦。
3.體悟生命的教育目標
如,《實現人生的價值》教學中,展示《身邊的好人——曾德梅》,76歲的他發現,農村還有相當一部分貧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教育。8年來,老曾跑遍了全縣300多個行政村、200多所學校,踏遍仙游縣山山水水,磨破了十多雙解放鞋,先后建立起3000多名貧困生檔案,堆起來足有2米多高!學生結合曾德梅的事跡理解人的價值,并對其所作所為作出評價。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地追求精神世界的豐富,來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
二、挖掘教材生命教育內容,實施生命化的教育過程
“生命”不僅是教學的內容,還是教育的形式。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關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通過教育讓學生更好地洞察人生、關注生命、完善心智、凈化靈魂,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
1.關注生命,激發生命的潛能
如,“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學中,我試著讓學生思考:(1)我究竟有什么天賦?我的長處是什么?我在哪些方面或活動中有特定的傾向性?(2)我的激情在哪里?(3)我有什么特別的洞察力、經驗和能力?(4)我最明顯的缺點有哪些呢?通過努力是否有所改進?當生命的潛能被挖掘,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時,教學這條流動的思想之河,就會生生不息。
2.洞察人生,珍視生命的體驗
如,講到“實現人生價值”,展示《扛船趕路》的故事,看了故事,學生都嘗試著從不同的哲學角度去解讀:痛苦、眼淚這些東西是人生的寶貴財富,但如果把它當作沉重的包袱背在肩上,就會使我們無法前行;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痛苦、失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這樣的體驗,極大地增進了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3.尊重生命,捍衛生命的尊嚴
教學中,中學生形形色色的價值觀念,乃至課堂上的種種“奇談怪論”,其觀點無論是淺薄幼稚,還是新穎奇特,或是辛辣尖銳,教師都應尊重,不要輕易作出是非判斷。例如,可以舉行一些演講課,讓學生暢談“我的人生價值觀”“我的金錢觀”“如何在奮斗中實現理想”等;也可以開設一些評論感想活動課等。讓學生明白真正的強者不是壓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壓倒。人生就是在錯誤中成長,在失敗中汲取營養,生命教育是人格和心理統一的教育,是每一個生命必須實現的教育,是今天青少年急需培養的教育。
4.凈化靈魂,體悟生命的價值
生命的價值是什么?這一問題正是高三“人生價值”這一教學內容要探討的。青少年面對學習、經濟、就業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問題,欠缺有效積極的處理方式,部分人還因此產生心理問題。隨意踐踏樹木花草、破壞公共設施、刻意污染環境的現象較為嚴重。這些行為的存在,表明了生命教育刻不容緩!通過生命教育,正確引導青少年“認識生死,尊重生命”。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實踐生命教育,以生命溫暖生命,以生命撞擊生命,以生命滋潤生命,以生命燦爛生命,從而賦予高中政治課生命教育以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