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月
【摘 要】Coreldraw平面設計與制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筆者介紹了德國“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并分析當地企業及學生特點后,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Coreldraw課程中的實施細則和對教學本身的啟示。
【關鍵詞】職業能力 項目教學法 項目設計 角色轉換 啟示
傳統的計算機軟件教學只是針對工具進行講解,學習目標是會使用軟件,而現今的職業教育要求對學習者進行職業能力培養。如何將計算機軟件課程與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崗位對接在一起,是我們教師目前面臨的巨大考驗。為了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會工作”,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與時俱進。“項目教學”這一“基于工作過程”的現代職業教育方法,就是軟件課程實踐教學可以進行摸索的教學方法。
一、德國的項目教學法
20 世紀70 年代,德國職業教育開始進行變革和創新。“雙元制”教育模式通過不斷地完善,日益成熟,為德國的工業化崛起提供了保障。當時的生產過程要求一線技術工人能夠參與產品研發和管理,應時代要求,社會教育學家梅騰斯(Mertens)首次提出“關鍵能力”概念。到了90 年代,著名職業教育學者Rauner 教授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現代職業教育理論。
人們開始關注職業的“關鍵能力”,隨后提升到對“工作過程”的研究和總結,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形成了以“行動導向”為核心的教學思想,主要代表有案例教學法、實驗探索法、問卷調查法、角色扮演法、小組工作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注重職業工作過程的行動性,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其中,主要起組織、引導、督促作用,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更強調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間的合作協調能力。
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是教師提出題目,學生實施探索性學習,老師在完成過程中進行指導,學習者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途徑,最終形成項目成果。項目實施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為一體,加深理解,提升技能,尋求創新,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項目教學是基于完整人格的培養思路,通過信息提取、決策、執行、檢查、文檔記錄和演示講解評估六個項目工作階段,使現代職業高技能人才所需具有的職業素養得以培養。在小組工作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責任意識。“項目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非常適合,但它的產生和發展均基于德國的社會經濟體制,若要避免在運用時出現“水土不服”,就先要掌握本地區企業的用人需求及中職生的特點。
二、Coredldraw在烏魯木齊地區的應用現狀
“平面設計”是一種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的視覺傳達設計,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通過深入企業,對企業的年產值、用人數、業務種類、業務實現軟件選擇及依據、用人需求量及要求(素質、技能)、業務特點等信息走訪調研并對實習生、畢業生進行追蹤回訪,發現Coreldraw是烏魯木齊地區中小廣告、印務公司、傳媒公司使用最為廣泛的兩大平面設計軟件之一(另一為Photoshop)。業務范圍為宣傳冊設計制作、包裝設計、插畫設計、書籍裝幀、卡片、DM單設計制作、戶內外廣告設計制作(門頭、展板、吊旗、科室牌、易拉寶)、企業形象VI設計八個方面。同時,眾多民營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在本地區企業規模小、崗位分工不明確,企業要求平面設計制作人員不僅要具有平面設計高級制作能力,而且最好能具備平面設計基本設計能力。面對這種市場現狀,就需要我們培養具備平面設計的專業知識,掌握不同作品的設計流程和設計要素,并能夠運用Coreldraw軟件獨立進行平面設計的能力,能夠從事廣告平面設計與制作員崗位的高素質中等技能型人才。
三、學生現狀及特點
中職學生正處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轉變的過渡階段,容易動感情,他們常常會為一點生活小事激動不已或心灰意冷,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緒極不穩定;遇到高興的事常常也會歡呼雀躍,得意忘形。這是由他們這一年齡階段的特殊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積極的因素會引導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消極的因素也會使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消極頹廢。目前,絕大多數中職學生熱愛生活,對生活抱有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態度,正視現實,少數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和途徑,對生活充滿信心。但較普遍的特點是缺乏人生目標,沒有自信心,面對困難有畏難情緒,容易放棄努力。
四、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實訓實踐教學設計
《Coreldraw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共開設兩學期:第一學期主要是學習軟件工具的操作技能及平面設計基礎知識的學習,而第二學期旨在使學生掌握不同作品設計流程及設計要素,提高學習者的設計能力。第二學期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授課。對同一項目的兩種教學策略進行比較:
2012-8、2012-20班為實驗班,兩班均為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學習水平基本相同。項目名稱:名片的設計與制作,具體實施步驟如下表:
五、“項目教學法”實訓實踐教學啟式
“名片的設計與制作”項目在20班完成效果不好。項目本計劃用4課時便可完成,可實際上共用了7個課時。
出現的問題如上圖:
1)題目過多(共準備了11個題目),不同題目之間的難易程度區別過大,有部分學生很早完成,無所事事;而個別學生直到最后都沒有設計出新的風格或版式。課堂管理失控,無學習氛圍。
2)單兵作戰,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相互學習提高。因中職生的自身特點,當設計困難過大時,60%以上的學生放棄完成設計任務。
鑒于20班出現的問題,在平行班——8班項目教學設計修改后,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其中得到以下啟示:
1)在項目教學中,任務要明確,任務不宜過難或周期過長;
2)教師在項目過程設計中,應考慮中職生的特點,將項目總任務分解為多個小的任務點,以便項目得以順利完成;
在突出學生為主的同時,教師也要當好“導師”和“監控”這兩個角色,真正發揮角色的作用,在無形間進行項目進程、質量把控及學習指導工作。基于項目教學法的Coreldraw平面設計實訓實踐過程總結如下:
進行“項目教學法”探索的過程會遇到來自教師本身和學生兩方面的阻力。“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顛覆了傳統的“教師中心”地位,使教師首先要制定合適項目特點的教學設計,同時教學中要注意隨著項目進程的推進,自身在教學法組織者、協調者、引導者等角色的轉換。學生在先進教學法下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容易產生被拋棄的心理,從而容易誤認教師不務正業。因此,基于項目教學法的Coreldraw平面設計實訓實踐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失敗、修正、學習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有信心,通過不斷努力是會使學生在“項目教學法”中受益的。
【參考文獻】
[1]宋俊賓.中職學生生活現狀分析及對策,2011(1).
[2]林志鈿.德國職業教育“項目教學法”介紹——赴德國汽車師資培訓報告,2011(7).
[3]李銘超.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的三維動畫人才培養[J].改革研究,2012(11).
[4]王鵬,楊和乾.藝術設計專業coreldraw課程教學方法與改革,2011(7).endprint
【摘 要】Coreldraw平面設計與制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筆者介紹了德國“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并分析當地企業及學生特點后,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Coreldraw課程中的實施細則和對教學本身的啟示。
【關鍵詞】職業能力 項目教學法 項目設計 角色轉換 啟示
傳統的計算機軟件教學只是針對工具進行講解,學習目標是會使用軟件,而現今的職業教育要求對學習者進行職業能力培養。如何將計算機軟件課程與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崗位對接在一起,是我們教師目前面臨的巨大考驗。為了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會工作”,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與時俱進。“項目教學”這一“基于工作過程”的現代職業教育方法,就是軟件課程實踐教學可以進行摸索的教學方法。
一、德國的項目教學法
20 世紀70 年代,德國職業教育開始進行變革和創新。“雙元制”教育模式通過不斷地完善,日益成熟,為德國的工業化崛起提供了保障。當時的生產過程要求一線技術工人能夠參與產品研發和管理,應時代要求,社會教育學家梅騰斯(Mertens)首次提出“關鍵能力”概念。到了90 年代,著名職業教育學者Rauner 教授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現代職業教育理論。
人們開始關注職業的“關鍵能力”,隨后提升到對“工作過程”的研究和總結,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形成了以“行動導向”為核心的教學思想,主要代表有案例教學法、實驗探索法、問卷調查法、角色扮演法、小組工作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注重職業工作過程的行動性,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其中,主要起組織、引導、督促作用,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更強調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間的合作協調能力。
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是教師提出題目,學生實施探索性學習,老師在完成過程中進行指導,學習者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途徑,最終形成項目成果。項目實施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為一體,加深理解,提升技能,尋求創新,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項目教學是基于完整人格的培養思路,通過信息提取、決策、執行、檢查、文檔記錄和演示講解評估六個項目工作階段,使現代職業高技能人才所需具有的職業素養得以培養。在小組工作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責任意識。“項目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非常適合,但它的產生和發展均基于德國的社會經濟體制,若要避免在運用時出現“水土不服”,就先要掌握本地區企業的用人需求及中職生的特點。
二、Coredldraw在烏魯木齊地區的應用現狀
“平面設計”是一種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的視覺傳達設計,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通過深入企業,對企業的年產值、用人數、業務種類、業務實現軟件選擇及依據、用人需求量及要求(素質、技能)、業務特點等信息走訪調研并對實習生、畢業生進行追蹤回訪,發現Coreldraw是烏魯木齊地區中小廣告、印務公司、傳媒公司使用最為廣泛的兩大平面設計軟件之一(另一為Photoshop)。業務范圍為宣傳冊設計制作、包裝設計、插畫設計、書籍裝幀、卡片、DM單設計制作、戶內外廣告設計制作(門頭、展板、吊旗、科室牌、易拉寶)、企業形象VI設計八個方面。同時,眾多民營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在本地區企業規模小、崗位分工不明確,企業要求平面設計制作人員不僅要具有平面設計高級制作能力,而且最好能具備平面設計基本設計能力。面對這種市場現狀,就需要我們培養具備平面設計的專業知識,掌握不同作品的設計流程和設計要素,并能夠運用Coreldraw軟件獨立進行平面設計的能力,能夠從事廣告平面設計與制作員崗位的高素質中等技能型人才。
三、學生現狀及特點
中職學生正處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轉變的過渡階段,容易動感情,他們常常會為一點生活小事激動不已或心灰意冷,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緒極不穩定;遇到高興的事常常也會歡呼雀躍,得意忘形。這是由他們這一年齡階段的特殊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積極的因素會引導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消極的因素也會使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消極頹廢。目前,絕大多數中職學生熱愛生活,對生活抱有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態度,正視現實,少數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和途徑,對生活充滿信心。但較普遍的特點是缺乏人生目標,沒有自信心,面對困難有畏難情緒,容易放棄努力。
四、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實訓實踐教學設計
《Coreldraw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共開設兩學期:第一學期主要是學習軟件工具的操作技能及平面設計基礎知識的學習,而第二學期旨在使學生掌握不同作品設計流程及設計要素,提高學習者的設計能力。第二學期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授課。對同一項目的兩種教學策略進行比較:
2012-8、2012-20班為實驗班,兩班均為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學習水平基本相同。項目名稱:名片的設計與制作,具體實施步驟如下表:
五、“項目教學法”實訓實踐教學啟式
“名片的設計與制作”項目在20班完成效果不好。項目本計劃用4課時便可完成,可實際上共用了7個課時。
出現的問題如上圖:
1)題目過多(共準備了11個題目),不同題目之間的難易程度區別過大,有部分學生很早完成,無所事事;而個別學生直到最后都沒有設計出新的風格或版式。課堂管理失控,無學習氛圍。
2)單兵作戰,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相互學習提高。因中職生的自身特點,當設計困難過大時,60%以上的學生放棄完成設計任務。
鑒于20班出現的問題,在平行班——8班項目教學設計修改后,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其中得到以下啟示:
1)在項目教學中,任務要明確,任務不宜過難或周期過長;
2)教師在項目過程設計中,應考慮中職生的特點,將項目總任務分解為多個小的任務點,以便項目得以順利完成;
在突出學生為主的同時,教師也要當好“導師”和“監控”這兩個角色,真正發揮角色的作用,在無形間進行項目進程、質量把控及學習指導工作。基于項目教學法的Coreldraw平面設計實訓實踐過程總結如下:
進行“項目教學法”探索的過程會遇到來自教師本身和學生兩方面的阻力。“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顛覆了傳統的“教師中心”地位,使教師首先要制定合適項目特點的教學設計,同時教學中要注意隨著項目進程的推進,自身在教學法組織者、協調者、引導者等角色的轉換。學生在先進教學法下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容易產生被拋棄的心理,從而容易誤認教師不務正業。因此,基于項目教學法的Coreldraw平面設計實訓實踐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失敗、修正、學習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有信心,通過不斷努力是會使學生在“項目教學法”中受益的。
【參考文獻】
[1]宋俊賓.中職學生生活現狀分析及對策,2011(1).
[2]林志鈿.德國職業教育“項目教學法”介紹——赴德國汽車師資培訓報告,2011(7).
[3]李銘超.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的三維動畫人才培養[J].改革研究,2012(11).
[4]王鵬,楊和乾.藝術設計專業coreldraw課程教學方法與改革,2011(7).endprint
【摘 要】Coreldraw平面設計與制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筆者介紹了德國“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并分析當地企業及學生特點后,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Coreldraw課程中的實施細則和對教學本身的啟示。
【關鍵詞】職業能力 項目教學法 項目設計 角色轉換 啟示
傳統的計算機軟件教學只是針對工具進行講解,學習目標是會使用軟件,而現今的職業教育要求對學習者進行職業能力培養。如何將計算機軟件課程與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崗位對接在一起,是我們教師目前面臨的巨大考驗。為了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會工作”,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與時俱進。“項目教學”這一“基于工作過程”的現代職業教育方法,就是軟件課程實踐教學可以進行摸索的教學方法。
一、德國的項目教學法
20 世紀70 年代,德國職業教育開始進行變革和創新。“雙元制”教育模式通過不斷地完善,日益成熟,為德國的工業化崛起提供了保障。當時的生產過程要求一線技術工人能夠參與產品研發和管理,應時代要求,社會教育學家梅騰斯(Mertens)首次提出“關鍵能力”概念。到了90 年代,著名職業教育學者Rauner 教授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現代職業教育理論。
人們開始關注職業的“關鍵能力”,隨后提升到對“工作過程”的研究和總結,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形成了以“行動導向”為核心的教學思想,主要代表有案例教學法、實驗探索法、問卷調查法、角色扮演法、小組工作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注重職業工作過程的行動性,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其中,主要起組織、引導、督促作用,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更強調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間的合作協調能力。
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是教師提出題目,學生實施探索性學習,老師在完成過程中進行指導,學習者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途徑,最終形成項目成果。項目實施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為一體,加深理解,提升技能,尋求創新,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項目教學是基于完整人格的培養思路,通過信息提取、決策、執行、檢查、文檔記錄和演示講解評估六個項目工作階段,使現代職業高技能人才所需具有的職業素養得以培養。在小組工作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責任意識。“項目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非常適合,但它的產生和發展均基于德國的社會經濟體制,若要避免在運用時出現“水土不服”,就先要掌握本地區企業的用人需求及中職生的特點。
二、Coredldraw在烏魯木齊地區的應用現狀
“平面設計”是一種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的視覺傳達設計,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通過深入企業,對企業的年產值、用人數、業務種類、業務實現軟件選擇及依據、用人需求量及要求(素質、技能)、業務特點等信息走訪調研并對實習生、畢業生進行追蹤回訪,發現Coreldraw是烏魯木齊地區中小廣告、印務公司、傳媒公司使用最為廣泛的兩大平面設計軟件之一(另一為Photoshop)。業務范圍為宣傳冊設計制作、包裝設計、插畫設計、書籍裝幀、卡片、DM單設計制作、戶內外廣告設計制作(門頭、展板、吊旗、科室牌、易拉寶)、企業形象VI設計八個方面。同時,眾多民營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在本地區企業規模小、崗位分工不明確,企業要求平面設計制作人員不僅要具有平面設計高級制作能力,而且最好能具備平面設計基本設計能力。面對這種市場現狀,就需要我們培養具備平面設計的專業知識,掌握不同作品的設計流程和設計要素,并能夠運用Coreldraw軟件獨立進行平面設計的能力,能夠從事廣告平面設計與制作員崗位的高素質中等技能型人才。
三、學生現狀及特點
中職學生正處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轉變的過渡階段,容易動感情,他們常常會為一點生活小事激動不已或心灰意冷,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緒極不穩定;遇到高興的事常常也會歡呼雀躍,得意忘形。這是由他們這一年齡階段的特殊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積極的因素會引導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消極的因素也會使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消極頹廢。目前,絕大多數中職學生熱愛生活,對生活抱有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態度,正視現實,少數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和途徑,對生活充滿信心。但較普遍的特點是缺乏人生目標,沒有自信心,面對困難有畏難情緒,容易放棄努力。
四、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實訓實踐教學設計
《Coreldraw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共開設兩學期:第一學期主要是學習軟件工具的操作技能及平面設計基礎知識的學習,而第二學期旨在使學生掌握不同作品設計流程及設計要素,提高學習者的設計能力。第二學期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授課。對同一項目的兩種教學策略進行比較:
2012-8、2012-20班為實驗班,兩班均為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學習水平基本相同。項目名稱:名片的設計與制作,具體實施步驟如下表:
五、“項目教學法”實訓實踐教學啟式
“名片的設計與制作”項目在20班完成效果不好。項目本計劃用4課時便可完成,可實際上共用了7個課時。
出現的問題如上圖:
1)題目過多(共準備了11個題目),不同題目之間的難易程度區別過大,有部分學生很早完成,無所事事;而個別學生直到最后都沒有設計出新的風格或版式。課堂管理失控,無學習氛圍。
2)單兵作戰,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相互學習提高。因中職生的自身特點,當設計困難過大時,60%以上的學生放棄完成設計任務。
鑒于20班出現的問題,在平行班——8班項目教學設計修改后,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其中得到以下啟示:
1)在項目教學中,任務要明確,任務不宜過難或周期過長;
2)教師在項目過程設計中,應考慮中職生的特點,將項目總任務分解為多個小的任務點,以便項目得以順利完成;
在突出學生為主的同時,教師也要當好“導師”和“監控”這兩個角色,真正發揮角色的作用,在無形間進行項目進程、質量把控及學習指導工作。基于項目教學法的Coreldraw平面設計實訓實踐過程總結如下:
進行“項目教學法”探索的過程會遇到來自教師本身和學生兩方面的阻力。“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顛覆了傳統的“教師中心”地位,使教師首先要制定合適項目特點的教學設計,同時教學中要注意隨著項目進程的推進,自身在教學法組織者、協調者、引導者等角色的轉換。學生在先進教學法下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容易產生被拋棄的心理,從而容易誤認教師不務正業。因此,基于項目教學法的Coreldraw平面設計實訓實踐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失敗、修正、學習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有信心,通過不斷努力是會使學生在“項目教學法”中受益的。
【參考文獻】
[1]宋俊賓.中職學生生活現狀分析及對策,2011(1).
[2]林志鈿.德國職業教育“項目教學法”介紹——赴德國汽車師資培訓報告,2011(7).
[3]李銘超.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的三維動畫人才培養[J].改革研究,2012(11).
[4]王鵬,楊和乾.藝術設計專業coreldraw課程教學方法與改革,20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