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實行,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發展。小學音樂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學方法,真正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質量,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質量;音樂教學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積累樂理知識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能否在音樂道路上越走越遠。本文根據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提出以下幾點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增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小學音樂老師,要有主動去培養小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的意識。小學生正處于剛接觸音樂的萌芽時期,一切學習都是新的,小學老師更應該利用這個時期學生的特質,努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我們不難發現,在很多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完全就是在熬時間,對音樂沒有一點的興趣和熱情,甚至在音樂課堂上許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小學音樂老師可以先從培養學生的愛好入手,比如很多學生可能對課本知識不感興趣,但是對很多兒童歌曲或者是動畫片的歌曲很感興趣,小學音樂老師可以先教學生一些所喜聞樂見的音樂,調動起學生的熱情,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愛好與興趣。
二、創建活躍的課堂環境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而課堂本身需要學生守規矩、講紀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天性。就目前來說,很多小學音樂課堂是一種死氣沉沉的狀態,學生規規矩矩地在座位上坐著,老師講老師的,學生想學生的,有一種“人在課堂,心在外”的狀態,這樣狀態下的教學質量可想而知。所以,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是調動學生參與,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小學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先給學生講一段小笑話,或者是和學生做一個小游戲,再或者跟著音樂跳一段舞蹈,總之,讓學生在上課前身體和思維都動起來,跟著老師的教學步驟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一些學生到講臺上表演,或示范演唱,這可以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
三、用樂器輔助教學
小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是充滿好奇的。在音樂教學中,樂器輔助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不僅可以輔助教學,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對樂器的愛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這些都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比如,在學習兒歌“小星星”時,老師可以用鋼琴進行伴奏,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記得更牢固,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隊伍,比如,男生一隊,女生一隊,老師隨便彈奏小星星中的一段,學生能夠很迅速地反應該唱哪一段,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教授學生鋼琴知識,或者讓會彈奏的學生演奏一段,鼓勵學生多參與其中,真正讓學生成為小學音樂教學的主體。樂器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四、競賽教學
小學生的競賽意識是很強的,通過小學生喜歡的很多游戲,喜歡的玩具,我們都可以看出來。小學音樂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點特征,讓學生之間互相競賽,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比如,小學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團隊,每個團隊為一個計分單位,這樣,學生能夠更愿意參與到活動中去,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比如,在學完一個學習的課程時,老師可以舉行“記歌詞”活動來鞏固學生對歌詞的記憶。老師可以課前準備好要考學生的歌曲,老師作為示范,先唱要考學生歌詞的前兩句,讓每個小組接唱,輪到接唱的這個小組如果能正確接唱下去,就可以加分,反之,則不能加分。游戲結束后,老師可以根據每個小組學生得分的多少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與懲罰。小學音樂教師可以使用此特點,讓學生之間互相競爭,讓學生參與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音樂課堂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重要時期,也是發展學生音樂道路的重要時期,更是小學生打好音樂基礎的時期,這個時期的課堂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未來道路的選擇。能否真正做到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這有賴于小學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俞晨晨.如何提高音樂教學質量[J].教育教學論壇,2013(43).
作者簡介:呂彥佩,女,1981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吉林省敦化市第八小學校,研究方向: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