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或多或少地發生了一些變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轉變工作,要切實將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有效地貫徹落實到數學教學當中,進而,在有效展現數學教材價值的同時,也為高效課堂的實現以及學生全面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學;備課形式;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評價形式
數學作為一門必修課,不僅能夠為學生高考做好基礎工作,而且對學生能力的提高以及數學思維的培養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切實做好轉變工作,要確保數學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能有效實現,最終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真正喜歡上數學,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一、備課形式的轉變
備課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影響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備課環節基本上就是教師簡單的備教材,導致一部分教師一本教案可以用好幾年。可見,這樣的課程既不利于教材價值的實現,也不利于學生全面的發展。因此,在備課形式上,我們可以選擇個人備課,也可以選擇集體備課,還可以選擇同課異構等形式。這樣的備課過程不僅能夠確保基本的數學知識能夠得到更好的展示,而且也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的完善
所謂的教學目標是指課堂預期要達到的效果。就像打靶,每一發子彈都打在靶心,那叫彈無虛發,可是,如果每發都偏離靶心,甚至子彈都打在靶外,就是浪費子彈,沒有實效。教學目標就是靶心,如果教師和學生都不清楚靶心的位置,再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都是白費,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正式教學之前,要明確教學目標,要將單一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完善為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要不斷完善教學目標,進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起到指導性作用。
三、教學方法的更新
教學方法是影響高效課堂的直接因素,也是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更新教學方法,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發揮做出貢獻。
例如,在教學“等差數列”時,我選擇的是小組自主學習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接著,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小組內討論下面幾個問題:①已知下面一組數字4,10,16,22,28…求第n位數。②3,0,-3,-6,-9,…求第n位數。……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組內討論這些數字之間有什么規律。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等差數列的基本知識,而且還能打破以往被動課堂的沉悶,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高,最終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數學教學質量。
又如,在教學“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時,我選擇了先學后教模式。
先學:引導學生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結合教材進行自主學習,同時,讓學生在先學中解決下面幾個問題:①如何用α,β的正、余弦來表示sin(α±β)呢?②怎樣用α,β的正切表示tan(α±β)呢?……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整理反饋給我。
后教:我通過整理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并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行簡單講述,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當堂練:該環節的設計既是學生自主學習成果的檢驗階段,也是教師再次發現問題的環節,因此,在本節課的當堂練環節中,我設計了下面幾道試題:
求tan20°+tan40°+ tan20°tan40°的值。
已知α,β都是銳角,sinα= ,cos(α+β)=- ,求sinβ的值。
……
總之,在先學后教模式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進而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幫助學生良好發展。
四、評價方式的多樣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可見,多樣化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中說教式評價模式,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亮點,進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分層評價模式,在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并分析這些學生需要從教師這里得到哪方面的肯定和評價。總之,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在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的同時,也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課堂教學好比打靶,備課就像是打靶前期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教學目標就是靶心,教學方法則是子彈,評價則是影響子彈能否偏離航道的外界風速。也就是說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課堂,靶心、子彈、風速等因素缺一不可。因此,教師要做好改革工作,確保數學課堂價值能在有效的時間里實現最大化。
參考文獻:
劉田.如何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快樂閱讀,2011(13).
作者簡介:楊作利,男,1978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西藏昌都地區第二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