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華
摘 要:小學美術課堂作業是檢驗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效果的重要指標。根據長期從事小學美術教學的經驗,就如何提高美術課堂作業質量談一談認識和體會。
關鍵詞:課堂作業;小學美術;提高質量
美術教育通過進行美的教育,開發學生創新的思維、意識和能力,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美術課堂教學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引導學生發現美、感悟美、體現美、創造美,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也是學生展示自己優勢和特長的有力平臺。檢驗、評價美術課堂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美術課堂作業,美術課堂作業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筆者根據多年從事小學美術教學的經驗,淺談一下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作業質量。
一、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需根據適齡學生的認知、心理、智力、年齡等特點,選取與他們日常生活、學習緊密聯系的事物為素材,充分調動、挖掘他們畫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比如,根河市屬祖國北部邊陲,素有“中國冷極”之稱,冰雪是學生從小就接觸的事物,且都有自己的感受、感知、感想、感悟。一年級的第一個課堂作業我以冰雪為素材,引導學生去回憶、想象、聯想,很自然地就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點燃了他們的創作熱情。
二、創設特定課堂教學情境
每一節美術課的教學目標都有其相對獨立性,美術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美、體會美,最終實現掌握美術知識技能、開展藝術創作的目標。在實施中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可以采取講故事、做游戲、賞作品、聽音樂、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方式。如,《蜻蜓飛飛》一課,先和學生猜了蜻蜓的謎語,接著播放配樂多媒體,再請他們觀察蜻蜓標本,學生被整個情境吸引后,結合生活經驗,很自然地就找出蜻蜓左右對稱的特點,以蜻蜓為主題不限表現手法的課堂作業學生很輕松就完成了。
三、科學設定作業難易程度
小學生在年齡、認知、身心、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個體差異,這一特點決定了美術課堂作業設計不能搞“一刀切”,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多層次、多梯級的作業標準,供學生自主選擇,使能力水平不同的各類學生都體會到創作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如,《鳥語花香》一課,我的設計是優等生能較好地運用色彩和墨色深淺及濃淡變化來塑造形象;中等生可以選取作品的局部進行精細的描繪;而學困生如果有興趣的話,則可以臨摹作品中的某一小部分。這種設計,兼顧了不同程度的學生特點,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四、引入協作互助共贏機制
學生美術能力的差異突出表現在課堂作業完成的質量和速度上,此時可以請完成課堂作業比較快且質量較好的學生幫助不能按時完成的同學,這種做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協作互助精神,也提高了全班的課堂作業質量。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上要著重關注學困生,盡量多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并適時進行鼓勵“打氣”,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學習信心和勇氣。
五、作業評價體現客觀多元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美術課堂作業也是唯一的,在評價美術作業時不僅要對學生的美術知識和能力進行評判,更要對他們在整個課堂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合作效果、能力養成、興趣培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這里要注意的是教師需尊重、保護學生的個性與特長,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評價方法上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展覽交流評等方式,體現評價標準的多元。
六、突出教師示范指導作用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美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種技能,是技能就需要展示,不展示的技能就是蒼白的吶喊。美術教師直觀地為學生示范,一方面讓學生羨慕老師的技能本領,一方面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如,《詩情畫意》一課,為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本課的要點,老師可以用粉筆以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上示范,同時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創意,這樣的課堂作業既讓學生體會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國畫意境之美,又給他們自由想象發散創作的空間,作業質量無形中也就提高了。
總之,提高小學美術課堂作業質量的方式方法還有很多,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我會繼續把握教學大綱,立足學生實際,努力探索,勇于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徐彩琴,胡晶.淺談提高學生美術課堂作業的質量[J].新課程:教研,2011(04).
[2]紀瑞祥.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1(11).
[3]蘇青松.淺談小學美術課堂的情境創設[J].小學教學參考,2012(24).
[4]潘育曉.小學美術課堂作業評價策略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3(09).
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