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昌蘭
摘 要:在人際交往中,口語交際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口語交際不僅對個體發展作用巨大,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教師應把口語交際訓練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關鍵詞:口語交際;興趣;傾聽;創設情境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關注學生的傾聽習慣
在人際交往中,口語交際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學會傾聽,是口語交際的基礎。在傾聽中,一是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態度上誠懇有禮,眼睛要看著對方,不能心不在焉,要有耐心。二是要注意理解說話者所表達的意思。不僅要聽清說話者所要表達的內容,而且還要能從說話者的語氣、語調上聽懂說話者表達時的情感態度。要分析對方的話,正確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并把它們記住,以便作出相應的回答。
二、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
1.利用語文教材,創設情境
語文教材,都是編者精心選文進行編著的,充分地利用語文教材進行口語與交際,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興趣,還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可貴的沉默》一課時,我先提出問題: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知道。”并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生日。我再問:“你們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這時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我沉默了一會兒,請學生翻開課文《可貴的沉默》,引導學習,當課講完后,學生的心情比較復雜,久久不能平靜,我又提了一個問題:誰能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如何關心和照顧你們的?學生的情緒再一次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出父母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很多學生說到動情之處,留下了幸福的淚花,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情,就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積極發言,直到下課鈴聲響起,學生還想說,紛紛要求能不能再說一會兒。由此看來,在口語交際課中,當學生無話可說時,是學生對說話內容不感興趣,沒有找到說話的點,因此,給學生創設說話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2.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為學生創造一個身臨其境的場景,使學生有話想說
現代化教學媒體的運用,是創設情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觀形象,能幫助我們生動地再現情境,達到其他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如,在教學《觀潮》時,學生對課文中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場景很難想象,我就讓學生觀看錢塘江大潮視頻,給學生直觀的感受,目睹錢塘大潮奇特卓絕的壯觀場面,正像課文描寫的那樣:“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學生感到這的確是天下奇觀啊!再讓學生說自己看到的大潮,學生比較容易說出。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例如,講故事比賽、評選故事大王、課本劇表演、朗讀比賽、學生主持主題班會、游戲等,都能創造一個個生動活潑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三、注重平時的口語交際訓練
1.利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進行交流
每天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有很多,例如,班里有個別學生經常不交作業,你怎樣看待這件事情?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讓這些學生按時交作業?要求學生說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表述時盡量做到說話流利、有條理、說準確,其他學生認真傾聽,適當補充,經常做這樣的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還能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2.利用學校開展的活動進行口語交際
學校里經常會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之后,學生往往還沉浸在快樂之中,余興未盡,這時候,每個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印象最深的情節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教師要適時提醒他們注意自己說得是否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3.開展小小辯論會,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如,學完《去年的樹》這課時,我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鳥沒有找到和它朝夕相處的去年的樹,它的心情會怎樣?大部分學生回答說:“小鳥很難過,很傷心,很悲痛。”等等,但出乎我的意料,有個別學生說:“小鳥很高興,因為它不用再給大樹唱歌了。”頓時引起大部分學生的反對,我就利用這個機會,召開一次小小辯論會。辯論會中學生發言非常積極,辯論激烈,互不相讓,我要求學生說話要有條理,要有說服力。這樣的辯論,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應變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僅要落實到平時的教學中,更要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學生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才能使口語交際能力得到真正的鍛煉和提高。
參考文獻:
鹿行平.如何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0).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