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瓊
摘 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面對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的瓶頸,加強小學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作文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寫作;小學作文;語文素養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如何提高加強小學作文教學已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為此,對小學作文教學的經驗和實踐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作為啟蒙作文的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過多的理論、技巧的講解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而有壓力。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容易使學生喪失對作文的興趣。由于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加強作文教學,在作文教學實踐中,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作文教學。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有利于激發大腦的潛能。為此,基于思維導圖在作文教學中的優勢,重點研究了如何構建基于思維導圖的作文教學流程和作文技巧訓練體系。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正確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理論與實踐、閱讀與作文等方面的關系,以創新思維發展的規律為依據。作文教學流程為:情境創設、思維導圖、素材選擇、寫作訓練、修改講評、鑒賞總結等。在該教學實踐中,實踐對象為六年級的學生,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然后做基礎作文訓練,最后是基于思維導圖的寫作訓練方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命題作文或自由命題習作訓練。例如,以陽光總在風雨后為題,根據命題選材進入情境寫作,按照“開頭、過渡、中外偉人例證、點明中心、照應題目”五個階段進行構思,如點明中心部分可以通過舉例論證來點明中心,包括自信心、堅強、取得成功等,最終完成該命題的寫作訓練。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采用思維導圖的作文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學生自評、教師自評等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寫作水平進行檢測,發現運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作文競賽的開展,發現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由此可知,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思維導圖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過對小學作文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可以知道運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文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寫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為此,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優勢,以保證作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覃怡昱.小學作文教學現狀考察[D].首都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