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梅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寫作 興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1A-
0055-02
小學低年級寫作是學生走上寫作之路的開端。要讓學生愛上寫作并且對寫作保持濃厚的興趣,教師必須悉心引導,從兒童的興趣角度出發,去開啟他們的心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除寫作的神秘感,實現“我手寫我心”。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是寫作教學的關鍵,在學生寫作啟蒙教學階段,筆者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上,讓學生“以情造文”,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學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指出:“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的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笨v觀古今中外的學者、科學家、藝術家等,他們之所以獲得成功是與其對學習和事業保有興趣分不開。正如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過:“所謂天才人物指的是有毅力的人、勤奮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人們千萬不要忘記:毅力、勤奮、入迷、忘我的出發點,實際在于興趣,有了強烈的興趣,自然就會入迷,入了迷自然會勤奮、有毅力、最終達到忘我的境界?!苯處熞⒁饧ぐl學生的寫作興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對于寫什么不要過分限制,讓他們積極地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寫下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如有個學生在班上分享了一個關于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互換角色的故事,故事中鬧出了各種笑話,孩子們也遇到了許多麻煩,引得班上的同學們熱烈地議論起來,紛紛想象要是自己變成爸爸媽媽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面對這一情景,筆者靈機一動把語文課改成了說話課,并鼓勵學生把自己想到的、說了的話寫下來。學生們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馳騁,充分激發了寫作興趣。
二、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話習慣
個人良好的習慣是由諸多方面組成的,如勤于思考的習慣,認真讀書的習慣,勤練、勤寫的習慣,看書、讀報、聽廣播的習慣,以及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等,好習慣的養成有助于提高的小學生習作水平。學生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小培養,因為孩子年紀越小可塑性越強,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越容易養成。為此,教師必須打破從三年級才抓作文訓練的錯誤思想,及早在小學低年級進行說話寫話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習作練習,讓學生意識到寫作、寫話能幫助鞏固所學過的生字、新詞和優美的句子,為中高年級寫作奠定基礎。
小學低年級的習作訓練形式主要是練習看圖說話、寫話。因為看圖說話、寫話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隨著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小學低年級各學期的看圖說話、寫話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一年級上學期可以重點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下學期則可以在練習說話的同時訓練寫話,從寫一句話過渡到幾句話,要求語句通順、前后連貫即可。在進行看圖說話、寫話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有順序地看圖,弄清圖意,并在仔細看圖的基礎上練習說話,可以先分開說再連起來說,幫助學生把看到的內容說清楚,還要在看圖說話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寫話練習。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寫一幅關于秋天景色的看圖寫話時,先讓學生按順序上到下觀察圖畫,看懂圖意,弄清寫作要求,然后開始寫作。如有個學生寫道:“秋天到了,天氣轉涼了,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往南飛,它們就像在排列隊形,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一會兒排成個‘人字。再往下看,小草黃了,樹葉也黃了,紛紛揚揚地從樹上落下來。果園里,各種果子都成熟了,人們正忙著采摘呢!”最后,要求學生想象圖畫中人們的心情,寫下觀察圖畫時的感受。如有個學生寫道:“人們可開心了!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以此教學為例,當學生再遇到類似的看圖寫話訓練時,便找到了寫作的規律,同時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展。
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小學生想說不敢說,或者是會說不會寫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大膽討論,多說愛說,先想后說,把話說清楚、說具體、說完整,培養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習慣,形成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寫話要在大多數學生會說的情況下進行。在第一次進行寫話訓練時,教師要講清書寫格式,并且嚴格要求。例如:每個自然段開頭要低兩格寫,弄清常用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等。教師要從點滴抓起,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寫話訓練。筆者平時在課堂上經常把講讀課文和說話練習結合起來,通過講讀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生的口頭復述能力,這是把理性知識(或課文知識)轉入實踐運用的范例,是語文課與作文課緊密結合的嘗試。如講授《小蝌蚪找媽媽》《公雞》《松鼠》這類趣味性課文時,筆者用課堂十分之六的時間講讀課文,用十分之三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說話,再留十分之一的時間機動使用。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可以讓學生敘述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游水嬉戲的情景,青蛙的外貌、生活習性,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等。學生還可以仿照《公雞》《松鼠》的寫作手法,敘述生活中小狗、小貓、大鵝等動物的外形及生活特性,從而使其口頭表達能力在日積月累的學習訓練中不斷得到提高。
三、教師以身作則,讓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師善讀善做,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具體而形象,教師首先要為學生樹立榜樣的形象,如遵紀守時、書寫工整、認真指導學生寫作、細心批改習作等,讓學生在模仿中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教師自身就是一面鏡子,要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自身必須多讀書、多學習、多觀察、多積累、勤思考、勤寫作,把自己的日記或平時寫的文章讀給學生聽,或制做成黑板報,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樹立寫作信心。
四、多激勵表揚,少批評指責
恰當的表揚激勵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進取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力求做到多表揚激勵,少批評指責。學生對教師提出的種種養成寫作習慣的要求,容易接受也容易忘記,更不易堅持,教師應該多提醒、多激勵、多表揚。例如有的學生愛寫字,但怕寫話,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只要發現學生有點滴進步,哪怕是一個詞用得恰當,一句話寫得好,或是書寫工整、格式正確等,筆者都會用熱情的評語激勵和表揚學生。有的同學寫話寫得好的,還可以讓他們把寫話內容讀給同學聽,讓他們感受來自老師和同學的贊賞,感受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今后寫得更好。教師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說真話、寫真話,即使學生寫得不是很好,教師也要充滿愛護之心,不隨意指責,讓他們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總之,只要教師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和強烈的事業心,從小學低年級開始不斷強化寫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那么,學生的心中就會萌發出寫話興趣的種子。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