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摘 要:科學是當前小學階段的必修學科之一,該學科擔負著引導小學生認識科學的本質的責任,同時具有培養小學生良好科學素養的重要作用。教學實踐證明,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對培養學生科學思考的習慣和進行科學實踐探究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組員分工;教學情境;合作氛圍;評價機制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廣大教育工作者大力提倡“要以學生為本,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而小組合作學習與這一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它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性、合作精神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由于沒有深入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問題,導致在教學中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筆者認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想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落實好組員分工,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有教師認為: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內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擔的任務。筆者十分贊成這一觀點,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之一就是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平等地參與到科學學習中來,這就要求小學科學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分工工作,合理搭配小組成員,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事可干,從而較好地避免學生“開小差”現象的發生。可以說,落實好組員分工是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舉個例子來說,筆者在講解“電能從哪里來”這一課時,采取了“分組探究電能的來源”的方式,課前對全班學生采取了就近原則進行分組,每六人一組進行問題討論。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筆者觀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在蒙混過關,有的借助討論的環境與同學閑聊,總的來說全員參與度不高,每組到最后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只有一到兩個人,而且他們對該問題的討論也僅限于表面,沒有進行實質性、深入性的探究,實效性較差。鑒于這樣的情況,筆者在第二次課堂中汲取了經驗教訓,首先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和搭配,然后再給每個小組都配備一名管理人員,負責對組員進行紀律管理,最后給全班的六組同學競爭發言的機會,這樣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了,課堂氣氛熱烈了,教學效率也提高了。
二、創設好教學情境,讓學生成為小組合作的主人
當前我國的教育改革倡導以學生為本,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當好一個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演講者”。對于小學科學教師而言同樣如此,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創造條件,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小主人,在課堂上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深刻體驗到小組合作學習帶來的無限快樂。
例如,在學習動物章節的“蝸牛”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聆聽并感受一下著名歌手周杰倫的《蝸牛》這一首歌,讓學生從一首輕松的音樂中開始一堂科學課的學習,同時通過這首歌也可以引出本堂課的主講內容,那就是蝸牛這個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通過歌曲中的歌詞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探究蝸牛物理特性的同時深入挖掘蝸牛的堅持精神。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各小組合作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每個學生都十分開心,臉上洋溢著主人翁的自豪感,學生也十分樂于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
當中。
三、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小組成員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在小學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中,“自由”“平等”是不容忽視的兩點。首先要給學生自由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其次,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是平等的,科學教師應當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也是小組合組學習開展成功的關鍵所在。
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束縛學生的言行,在科學課堂上不夠“開放”和“包容”。筆者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他性格非常直率,也喜歡在課堂上發言,但是他喜歡拿老師來做比喻,開玩笑式地回答老師的問題,也許很多教師會認為這是不尊重教師的行為,但是筆者認為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培養學生敢說、敢想、敢表達的良好機會呢?同時,筆者認為,教師具有這樣的包容心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進而激發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創新精神和求知欲望,在課堂上得到自由而充分的發揮。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要想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優勢,就必須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傳統的評價機制過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忽視小組與集體的成長和進步,也不注重學習過程和方式方法的評價;過于關注科學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這種評價方式對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十分不利。因此,現在的工作重點要放在評價問題上,評價機制的建立要涵蓋科學素養的各個方面,要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在科學知識、探究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與變化。
筆者認為,作為小學科學教師,都可以嘗試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學習。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在嘗試過程中不斷創新研究,總結經驗,努力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空間和環境,爭取與學生之間形成高度的合作學習默契,探索出一條適合學生實際的科學教學出路,從而不斷提高班集體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方艷敏.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學周刊,2014(7).
[2]王秀琴.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組織[J].小學教學參考,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