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紅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已被廣泛運用,各行各業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當前,職業學校作為輸送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但其課程內容相對滯后,課程結構與市場需求脫節,導致中職畢業生工作適應能力差、崗位層次低、發展后勁不足。該文從其就業現狀入手,結合市場的需求,從目標定位、課程建設、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提出職業學校如何針對市場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相關措施,以期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職業學校 計算機專業 市場需求 人才培養 相關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c)-0147-01
當前,我國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市場需求量很大,但職業學校培養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卻出現就業難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這類畢業生特色與技能不突出,能力上存在著“博而不精、適應期長”等缺陷。職校在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結構布局、教法設計等方面,課程內容及教學手段相對滯后,課程結構不合理、與市場需求脫節,導致他們工作適應能力差、崗位層次低、發展后勁不足,往往需要通過自學或重新培訓才能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職業學校的培養手段相對落后,實際應用能力遠遠不能適應各行各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職業學校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中,要切實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培養出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1 職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難的現象分析
從當前市場需求來看,一方面,伴隨著數碼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大眾對數字媒體及視頻、圖片編輯技術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企業越發注重通過宣傳來塑造企業形象,對計算機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此外,廣大企業因數據庫管理系統、人才庫信息系統的建立,加之政府電子政務化、企業電子商務化、市場物流信息化等,計算機技術被廣泛應用,使得計算機應用型人才供不應求。
可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究竟在何處呢?主要原因,在于他們沒有受到過綜合程度較高的、系統的培訓,也就是說沒有能夠真正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應用型、技能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為此,職業學校需樹立社會需求意識,將滿足企業人才需求作為課程建設與開發的依據,提高教育與培訓的針對性和適應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培養和學無所用,以真正起到針對社會需求培養出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2 職業學校針對市場需求培養人才的措施
職業學校要能正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切實以就業為導向,制訂專業課程建設計劃與設置技能教學及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全面提高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素質、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針對用人單位的迫切需要,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2.1 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1)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在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定位上,必須面向職業崗位進行多層次、多元化的培養,使之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將之培養成為具有“一技之長”的應用型人才。(2)專業教學體系的確定.針對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特點,針對性提出計算機專業建設的思路,即根據其就業的崗位群,設置專業模塊,逐步使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建立與當前社會需求相結合。
2.2 建立科學合理課程體系
(1)設置行業化課程。計算機行業需要有一技之長的專門人才,課程要針對行業化的特點及企業“項目”需求來進行設置,著重傳授學生今后在實際工作中所需的技術知識、操作技能,使之能夠實現畢業后便可順利進入職場。(2)設置專業化課程。①體現專業素質培養:開設廣告設計、素描、色彩、攝影藝術等課程,有助于學生形成“人文素質”“科學素質”和本專業必備的“藝術素質”。②體現技能模塊培養:設有素質課程、項目實踐課程和就業培訓課程,這些技能模塊培訓課程是培養職校學生成才的必要基石。③體現綜合技能培養:課程設置上,要能使學生逐步掌握課程的基礎知識,能夠在操作實踐中進一步提高,以提高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④體現應用能力培養:課程設置的內容應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學內容應體現出實用性、針對性等原則,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迅速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提高教育與培訓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2.3 精心打造一流師資隊伍
(1)提高教師專業技術水平.計算機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決定著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各個職業學校要切實根據專業教師的自身特長,幫助其選擇專業發展方向,有利于提高專業教學質量。(2)提高教師專業創新能力.切實提高專業教師的創新精神,促使他們不斷學習提高并掌握新技術,使得教學內容緊跟形勢的發展變化,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3)提高教師社會實踐能力.設法組建一支由專業教師和校外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教師隊伍,不斷提高其社會實踐能力。通過實地調查、市場調研等方式,隨時關注市場動態,切實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
2.4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通過讓學生進行不斷實踐體驗,經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使他們對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1)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計算機教學中應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使教學相對獨立,形成體系,集中體現課程內容中涉及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學生對所學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理解。
(2)強化崗位技能培養。計算機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崗位技能特長的培養,以適應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平臺上發展進步,對專業特長技能的形成能夠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3)拓展技能訓練場所。全面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面向職業崗位進行拓展訓練。教師可以把技能訓練場所從課內擴展到課外,從校內拓展到校外,面向職業崗位進行針對性的實踐。
2.5 全面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師需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講授課程時,要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探索中成長,從而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不斷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是培養數以萬計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門人才的需要,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內涵式發展,讓學生真正學有所長,從而促進計算機專業得以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潘靜,祁利平.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的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7(11):23.
[2] 師功鋒.北大青鳥APTECH“ACCP啟蒙星”——全新的IT中職教育課程模式和課程體系[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19):25-26.
[3] 王振巖,張玉蓮.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查與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3):2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