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華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是具有自己的特點的。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特點進行了分析,然后尋找出行之有效的培養策略,確保學生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至關重要,低年級小學生正是思想智力開發的階段,如果學生的思維能力出現偏差,那么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將會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教師就需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與訓練。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思維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學習
的動力。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可見興趣對智力的開發是重中之重。低年級學生剛入學,對什么都感到新鮮。教師要抓住這一點,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積極引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思維的發展。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盡量引用一些生活實例,要讓學生體會到生活場景,對熟悉的的課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知欲。比如,在教學《長頸鹿和小鳥》這節課時,導入語我是這樣設計的:“春大到了,草兒綠了,花兒開了,長頸鹿先生在森林的小河邊開了一家賓館,今天賓館里來了一些活潑可愛的小客人,你們想知道這些小客人是誰嗎?”學生想,教師出示掛圖,教師:“齊聲告訴老師小客人是誰呀?”(學生:是小鳥)其中有一名學生說:“飛來了這么多小鳥,賓館住得下嗎?”教師抓住時機:“是啊,長頸鹿先生也很著急,它想:飛來了42只小鳥,每6只住一間,我該為它們準備幾間房子呢?”像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引用了動畫故事,也摻雜了計算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深入其中,認真思考問題,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能學習思考問題。
正如盧梭所說:“你要記住的是,不能由你告訴他應當學什么東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學什么東西和研究什么東西;而你呢,則設法使他了解那些東西,巧妙地使他產生學習的愿望,向他提供滿足他愿望的辦法。”
二、啟發問題思考,強化求異思維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大多數思維都比較奇特,這是十分可貴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這點,要通過設置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探索解決問題。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二年級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這一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提出幾個問題,并且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計算,這樣就可以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今后學習過程中能快速開發智力。
三、引導動手操作,發展邏輯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特殊,對于自己的動作記憶十分深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自己動手操作,比如讓學生擺小棒,可以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8根小棒擺好,然后根據哪個團隊的學生分的種類比較多,哪個團隊就取得勝利,這樣學生就可以積極參加到活動中來,都想通過自己的方案進行擺放,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四、倡導合作交流,促進和諧發展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合作學習能最大限度地促進自己和他人的學習。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要讓學生從合作過程中得到啟發,要敢于探索,將自己的設想付諸實踐。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多舉行一些團隊活動,由教師給出一個課題,然后學生需要由兩人或者多人共同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必須要互相合作,要做好幾人之間的溝通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憲昌.數學思維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劉艷明.小學生數學思維特點的研究[J].理論界,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