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金
摘 要:在新課改后提出嘗試教育概念,其理論內涵就是用嘗試思想,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預設的學習目標,實施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教育。教師應幫助學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自獲得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嘗試教育;數學教學;教學效果;嘗試步驟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各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紛紛登場,如經歷教育、創新教育、嘗試教育等。筆者在教學中承擔著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并試圖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引入嘗試教育法,讓學生在嘗試學習中提高學習能力。下面談談自己的思考和體會。
一、嘗試教育的理論內涵
嘗試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形式,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就應該從嘗試開始。嘗試教育就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在新課改后提出嘗試教育概念,其理論內涵就是用嘗試思想,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預設的學習目標,實施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教育。在教學中,嘗試教育的實施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還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二、在一年級數學中實施嘗試教育的措施
嘗試教育可以分為以下幾步:準備練習、出示嘗試探討的問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自由討論、教師講解、再次嘗試練習等七步。嘗試教育的關鍵是學生的自學探究階段,教師為學生編制什么樣的數學題,怎么出示,都要有科學性。出示的題目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應幫助學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自獲得知識的能力。學生要經歷閱讀嘗試題、探索嘗試題的親歷知識建構過程,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不要怕學生為難,學生大腦的潛力是巨大的,難不倒他們。
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選擇數學游戲促進嘗試教育的開展。愛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進行嘗試教育,可以收到巨大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設計的數學游戲要照顧到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加到游戲中來。同時對于嘗試學習中表現好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
嘗試教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探討和自主探究。教師在這種環境下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好自身的角色。切實做好嘗試教育在低年級數學中的應用,在嘗試教育中努力實現新課改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理念。
參考文獻:
曹飛羽.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天津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