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環
摘 要:新課改的實行,讓教育活動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學習和基礎知識的掌握,而是更側重于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培養。因此,教學活動的開展就必須要進行適當的改革甚至是徹底的變化,這就需要各級教師都能真正地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創造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就這樣應運而生。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小學教學活動的重點。開創新形勢的合作教學方式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十分必要。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究竟如何正確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合作式教學呢?
一、小組合作預習
在合作教學中,最基礎的要求就是將學生隨機地進行分組,這個分組既要保持人數上的一致,又要盡量地保證學生學習成績和理解能力的相差無幾,這對合作式教學的順利開展十分必要。所謂小組合作式教學的預習活動,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前,小組內部人員進行授課內容的預習,每個人針對要學的內容進行初步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在小組活動中進行溝通,大家交流已知的意見,最后進行綜合的處理,完善對新授課的理解,總結預習當中出現的問題。這對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十分有利,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二、小組合作授課
小組合作學習之后,就要發揮組內人員的智慧,讓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得到展示。這個展示的過程可以是通過課堂的提問和課后的檢驗,但是其效果不如讓學生自行進行課程的講解來得好。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合作教學的優勢,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是合作教學的最大優勢所在。
三、小組合作復習
為保持數學教學的完整性,教學的最后一個步驟,也就是課后復習這一個步驟是教學完成并取得相當成效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合作式教學的開展,正是為這一步驟提供了必要的保證,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數學內容的講授結束之后,進行小組合作復習,提出自己沒有完全理解的問題,讓能夠理解的小組成員進行面對面的細心講解,讓大家能夠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自提出以來,就在小學教學上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尤其是涉及數學這一門將教學內容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學科,新形勢的合作教學更是十分重要。合作式教學的開展雖然是一項新的教學策略,但卻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一種教學改革,這種教學方式的開展不僅能有效地加大學生的教學進度和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完全符合了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