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瑞軍
【摘 要】課堂教學是一種特殊的互動交往活動,課堂離不開教師的有效組織,更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然而,初中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重講輕練,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佳。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數學互動參與型課堂教學,突出互動、參與特征,學生喜聞樂見,只要教師有效把握課堂調控策略,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 ? ?互動參與 ? ?調控策略
初中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以老師講解為中心、以學生訓練為重點、以應試教育為目標的單邊活動,最終導致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程度低,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而互動參與型教學是新課標理念下針對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有益探索,它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僵化的教學傳播模式,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發展,師生密切配合,共同參與,實現教學相長。
一、初中數學互動參與型課堂教學的調控原則
1.和諧的課堂環境是前提。和諧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學生們放下思想包袱,最快進入學習狀態,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互動參與型教學理念首先就要求老師們擺正自己的位置,切莫做高高在上的傳道者,而是要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民主的、開放的學習空間。教師可以通過一個故事、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來暗示學生,這是一個開放和諧的課堂,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地發散思維。
2.學生的主動發展是基礎。互動參與型的初中數學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學到數學知識,也能幫學生們鍛煉理性思維以及推斷、想象的能力,同時提高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所以老師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數學知識上,要重視逆向思維、發散思維、反向思維的訓練與培養。
3.教師的專業素養是保障。學無止境,教師不僅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基礎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淵博的綜合知識儲備和獨特的教育思想,要善于整合、處理、駕馭數學教材,能把嚴肅的知識與多彩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起來,靈活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問題。數學教師不僅是解題高手,還應該是學生人生的良師益友,不僅能夠用獨到的方法將學生引入數學殿堂,還要有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能力和本領。
二、初中數學互動參與型課堂教學的調控策略
教學模式是連接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橋梁,是教學觀念和教學規律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映。初中數學互動參與式課堂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成績,發展思維。現在這種互動參與型的教學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得到了教育界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1. 參與互動必須要擺正師生位置。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必須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全程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適時點撥、引導每一個學生認真思考,主動探究,大膽交流,教師在課堂中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每一節課教師該講的內容一定要講明白、講透徹;凡是學生通過同桌互助、小組合作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不能越俎代庖。例如:在 《正數與負數》一節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明確了正負數概念的前提下,放手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有關正數、負數的實例,相互探討、交流例子中的相關數據的意義。教師通過與不同的學生個體互動,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運用程度。
2.參與互動必須要面向全體。互動參與型的教學模式一定要覆蓋全部學生,體現教學的公平和平等。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調控作用,恰當設計教學活動,合理組建互助小組,分層設計討論問題,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但要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發揮好引領帶動作用,而且要讓那些數學成績滯后、不喜歡學數學的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內互動、組間互動、全班互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參與的滿足感和學習的成就感。切忌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個別學生的“表演秀”、多數學生的“做夢坊”。
3.參與互動必須要活而不亂。互動參與型課堂不是散亂的課堂,也不是無邊無際的發散思維的課堂。要保證課堂的開放性,杜絕課堂的隨意性,平衡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控制權。比如學習“正數與負數的加減法”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回憶小學學過正數與正數相加、正數與0相加的情況,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引入負數后,會出現什么情況?老師不急于直接告訴學生們正確的解答方法,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互動交流、互相補充,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讓學生也當一次“老師”,讓這位“老師”與他的“學生”們進行一次充分地交流與接觸,最終對學生的探究結果進行評判、講解,引導學生正確區分負號和減號。課堂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寬嚴有度,活而不亂,通過思考、討論、交流、互助、評判、歸納、講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熟練掌握“負數+負數、負數+正數、正數+負數、負數+0、0+負數”的運算規律,做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
4.互動參與必須要講求實效。互動參與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理念。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課堂結構的調整、教學策略的運用……都要充分考慮教學效果。任何改革都必須以人為本,任何模式必須遵循規律,任何理念都必須講求實效。互動參與型教學如果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進步,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我們的努力就是值得的,我們的經驗就應該推廣。反之,如果互動參與型的課堂只有生動的形式和熱鬧的外表,該模式的實施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下降、解題能力倒退、學習成績降低,那我們的改革就得止步。
新課程改革后,許多教育者對互動參與型課堂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在實踐中的互動參與型課堂上,初中數學老師的角色和職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主動,教學效果明顯,互動參與型教學真正實現了學生和教師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張懷恩.互動參與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08(07):46-47.
[2]賀粵湘.初中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