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扎實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著力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達到總結經驗,提升教師素質,提高辦學水平的目的,從而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打造品牌學校,促進學校整體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校;校本教研;專業建設;品牌學校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3-0104-02
收稿日期:2015-01-23
作者簡介:申宇忠(1970-),男,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化學中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職教學質量評價。(廣東 梅州/514000)
近年來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重視和支持下得到快速發展,無論是硬件建設上還是在軟件建設上均取得很大改善。實訓設備、電教平臺、校園網絡、教師辦公用電腦等硬件建設不斷完善,師資結構不斷優化,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無論是課題研究或者是實用新型專利研發等方面均取得較大突破,教師的專業成長前景廣闊。然而,中職學校要樹立品牌意識,必須扎實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促進學校整體的發展。
校本教研就是要立足于學校,以教師為教研主體,以師生共同發展為宗旨,在學校特定教育資源、教育對象、教育環境、教育目標下采取的教育研究活動。校本教研在中職學校顯得尤其重要,為了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價值,學校要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樹立服務理念和就業創業教育并重的教研理念,技術能力與品德養成并重的理念,明確培養目標定位,拓寬就業通道和升學通道,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下面以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為例,淺議學校的校本教研。
一、當前校本教研現狀
目前我校校本教研仍未形成一套科學的機制來適應學校發展要求,主要表現為:一是缺乏整體規劃設計,“責、權、義”不夠明確。二是專業組設置不夠完善,教研活動較為分散,教師參與面狹窄,資料積累少,未能有效整合資源以適應專業建設和專業發展,良好的教研氛圍仍未形成,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幫助不夠大。三是沒有建立相關的考評機制來確保校本教研的可持續發展,此項工作尤其重要。譬如:有些專業師資較強,但教師們無論是教學還是教研工作均顯得意愿不強,內生動力不足,主要表現為部分年富力強的教師認為已拿到高級職稱自我滿足而缺乏奮斗目標,再者是學校在考核評價機制方面仍未完善等因素造成此類現象的存在,對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頗受影響。針對當前學校校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學校領導明確提出了要通過加強校本教研等內涵建設,全力打造品牌職校的新理念。
二、結合學校實際,有效開展校本研究的主要措施
為確保校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筆者認為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是要教學管理團隊要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做好師資隊伍規劃,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注重頂層設計,要將校本教研作為學校發展第一推動力,建立有序、高效、科學的校本教研制度,為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證。第二是為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按照相關文件精神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落實科研經費,每年按一定比例的科研經費投入,確保校本教研的可持續發展。第三是有效整合現有資源適應專業建設和專業發展。如鼓勵部分文化基礎課教師在原任教學科基礎上嘗試向相近學科轉型,這樣既可以緩解個別專業師資緊缺狀況,又可以避免個別課時較少的教師趨于邊緣化。第四是各專業組根據本專業特點就有關專業開辦,課程設置,課例研究,教學方法,課堂評價制度,教學管理,實習就業,招生舉措等課題,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真正做到:整合資源、科學論證、精心設計、務求實效,扎實開展校本教研工作。
三、校本教研活動的主要內容
(一)德育工作的校本教研
中職學校的學生不少遭受過許多挫折:有的家庭經濟困難,有的是單親家庭,有些是以前失足少年等。他們往往是失敗多于成功,自尊心和自信心明顯不足,心理較脆弱,經不住更多的挫折和打擊,一些不良的日常行為難以糾正過來,學習動力不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孩子的健康成長迫切需要教師愛心呵護,這就要求我們從學生實際出發,認真開展校本研究。從專業特點到班級管理,對每個班的學生中存在單親家庭、經濟困難、曾經失足等要研究清楚,要教育感化、改變好這些學子,此項工作在中職學校中尤其重要,既是師生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創建德育品牌的有力保障。
(二)教學工作的校本教研
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正所謂:“因材施教、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各專業組要認真開展教學工作的校本教研,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研究、教師技能提升、競賽輔導、教學內容改革、校本課程開發、課題研究等領域重點開展研究。條件許可情況下有針對性聘請專業名家來校作專題講座,提升校本教研的層次水平。
加強校本教研 塑造品牌學校
四、校本教研活動的具體形式
1.校本教研主要立足于學校各專業組。各專業組要建立由專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組成的教研團隊,在學期初擬定校本教研的工作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組織本專業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堅持每周安排一定的時間,按計劃擬定的專題進行研討,形成廣泛共識的整理好材料,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推廣。
2.專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學期上一節示范課,加強聽課評課制度,教學相長,并參加督導評課活動。
3.做好結對子幫扶計劃,培養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4.開展業務講座。各專業組根據本專業特點開展業務講座,選定教師主講(如參加培訓學習的教師),被選定的教師要精心準備,其他教師積極參與探討。
5.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確保學習成效。每位教師要認真學習和運用教育教學新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更新育人理念。每學期認真做好不少于5000字的業務學習筆記;聽課不少于10節,并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流。
6.重視科研工作。教師應結合工作實際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或心得體會,鼓勵有條件的參與各級課題研究,結合學校專業設置情況設立學校級別的科研課題,由學校規劃課題題目或課題范圍,提升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大力倡導科研興校,要求教師撰寫論文每年不少于1篇。
7.建立學校層次的教研平臺,創辦《教研園地》,加強教研信息交流,做到總結提高,促進各專業協調發展。
中職學校校本教研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能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達到總結經驗,提高質量,又能提升教師素質,是創建品牌學校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袁銀初.淺談中職學校的校本教研[J].九江職教研究,2009(2).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