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琍
摘要:為了更好地適應行業對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以精品課程建設為依托,在理實一體化《藥物制劑技術》教材的開發中,對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藥物制劑技術》課程開展了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教學內容體系;構建;實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10C-0027-04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是決定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之一。隨著“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課程教學觀被越來越多的認同與實踐,合理有效地構建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改革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便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1]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對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以精品課程建設為依托,在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藥物制劑技術》課程中開展了理實一體化教材教學內容構建與實施的實踐研究。
一、理實一體化是專業課程教學
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理實一體化是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的需要
從2004年起,江蘇省政府及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江蘇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十二五”發展規劃》等文件,明確提出要“深化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加強精品課程和教材建設,努力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要求學校“積極組織專業教師以及行業企業的專家,依據專業課程標準,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以工作過程或學習領域為主線,組織編寫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理論實踐一體化、充分反映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的校本教材”。
(二)理實一體化是學生面向就業市場提升崗位技能的需要
近年,招收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及相關藥學專業學生的高職學校越來越多,使得就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必須持續改進課程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操作技能與創新精神,真正適應醫藥產業這一“朝陽產業”對于高技能勞動者的需求。《藥物制劑技術》是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實踐性強。由于藥品生產的特殊性,藥廠一般不接納學生進入生產車間實習,即便是合作很緊密的企業也只是讓學生遠遠地參觀一下而已。學校實驗室現有實驗教學設備又與生產相脫節,在教學中無法完全復原工業生產,學生缺乏崗位工作技能的訓練,極大地影響了《藥物制劑技術》的教學質量。加強理論實踐一體化,就成了課程體系改革的著力點。
(三)理實一體化是職業學校及教師發展的需要
市場變化使得專業教師必須準確把握企業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要求的現實需要,通過對《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研究,構建內容與生產聯系緊密、與學生就業崗位、與職業實踐接軌、能體現生產一線相關要求及典型工作任務[2],同時與職業標準相對接的理實一體化教材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可以使教師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把握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的平衡,成為合格的“雙師型”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二、推進理實一體化的基本策略
(一)了解就業市場對崗位能力的要求是實現理實一體化的前提
要確保《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體系實現理實一體化,專業課教師必須了解企業用人標準和崗位要求,這是構建課程體系、編寫教材的出發點和前提。為此,《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團隊通過企業調研、與行業專家座談等多項活動來了解企(行)業的最新動態,更新知識,提升技能水平。同時,深入企業生產車間,按流程了解企業崗位種類及各崗位的工作要求,為構建《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團隊針對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學生在《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及就業情況的基礎上開展問卷調研,通過調查學校本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就業方向及所在職業崗位,了解相關崗位能力要求及對《藥物制劑技術》課程需求情況,進一步明確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完善課程標準,為該課程教材開發及教學改革指引方向,提出實施意見與建議。針對調查結果,課程教學團隊認為本校相關專業學生分布崗位群對合理用藥、GMP知識、制劑生產、質量控制與生產異常情況處理以及處方調配等技能需求較大,對設備維護保養、處方設計等技能有一定的需求,同時根據調研對《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式進行了分析。
(二)構建突出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體系是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核心
理實一體化《藥物制劑技術》教學體系構建就意味著專業課程教學要服務就業、對接職業。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構建突出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體系是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核心。以職業及崗位所必備的基本內容作為課程標準制定的主線,同時在編寫校本教材時,突出專業課程的實踐技能培養,相對減少深奧的理論知識。強調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努力構建“與產業結構、職業崗位對接”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做到“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3],促進《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在實踐中,通過課題研討、理論沙龍講座,組織課程教學團隊老師實踐,通過實施課例分析,現身說法,幫助教師理清思路,轉變教育觀念,深入體會課程的內在旨要,修訂了《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標準。根據完善后的課程標準,進一步討論、修改、調整課程內容,構建了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框架,將課程分為液體制劑的生產等11個模塊,每一個模塊再分為若干專題,形成了《藥物制劑技術》教學內容體系,為后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在各模塊確定的基礎上課程教學團隊根據師資情況確定了各模塊負責人,其中每個小模塊的責任人再根據具體崗位設定具體內容,制定相關內容的教學要求、實踐教學計劃等。
(三)編寫與企業實踐接軌的教材和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是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抓手
根據前期學生就業及崗位需求情況的調研以及在理實一體化《藥物制劑技術》教材的內涵研究的基礎上,課題組成員反復討論并征詢行業專家意見,對理實一體化《藥物制劑技術》教材的編寫理念、教材內容的選擇思路及內容體系的知識架構進行了研究。
在研究的基礎上,課程教學團隊積極進行《藥物制劑技術》精品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教材等多方面的建設。在研究的過程中,課程教學團隊深刻領悟精品課程建設的內涵,明確課程開發思路,優化課程設計,積極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程建設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升畢業生的就業適崗能力。在實踐研究中,經過實踐、學習、反思、再實踐等過程,精品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建成了《藥物制劑技術》精品課程網站,課程網絡學習平臺。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實踐教學活動是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手段
理實一體化教材的開發應該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課程方案,形成一個比較系統的課程體系,在這個體系下設計出個性化的符合學校實際的教學腳本,實施教學。為了能夠讓理實一體化教材的新體系順利實施,課程教學團隊采用教師團隊合作開發的研究模式,由主持人負責,成員在主持人的帶領下積極探討本課程的教學實施目標和內容,分模塊編寫理實一體化教材,成員間互相修改,兼顧課與課之間的關系。各小組編寫結束后,再進行交流與完善。
在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課程教學團隊一直在嘗試和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廣泛采用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教師容易教了,學生也愛學了。
三、實施理實一體化
(一)實現了課程教學體系的科學構建
通過理實一體化《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大力學習借鑒先進職教理念、職教模式,融合提煉、整合創新,探索具有行業特色和地方特點的《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技能培養模式,從而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拉動了學校課程體系整體改革,使課程教學質量整體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真正構建了“以能力為本位、職業實踐為主線、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教學體系[5],運用工作實踐中真實的任務、活動和主題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崗位操作能力。
(二)促進了課程與職業及崗位的有效對接
理實一體化《藥物制劑技術》教學內容構建與實施的研究,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選擇,使課程教學內容更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更能體現就業與崗位的需求,能培養學生將知識和技能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與技能完成實際工作的能力。這也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通過課程、教材、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的創新,著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三)提升了教師團隊的專業能力及課程意識
在理實一體化教材開發中,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是教師、學生、學校成員共同參與的過程,是合作探討反思的過程。教材教學內容構建與實施需要教師深入企(行)業,熟悉崗位,了解需求,來解決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中的問題。隨著理實一體化《藥物制劑技術》教材教學內容構建與實施的研究,課程教學團隊針對基于“與職業標準對接,與生產過程對接,與崗位對接”的“服務就業,對接職業”的原則所進行的一系列學習、調研、培訓活動,使團隊教師拓寬了專業視野,轉變了教學理念,提升了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能力,促進了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建設。
(四)完成了《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校本教材的開發與編寫
根據對專業綜合職業能力體系以及對崗位能力的分析,團隊對現有課程進行整合,制定了《藥物制劑技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指導方案,優化課堂理論教學模塊,重點開發綜合實訓模塊,構建實踐教學模塊體系,形成了《藥物制劑技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并制定了相對獨立的教學計劃與要求,在課程實踐教學中從小實驗入手到大型綜合實訓的練習,完成從教室到職場的訓練,培養學生崗位能力。課程教學團隊前后經過多輪修改,在課程標準及課程教學內容基礎上經過集中論證后,編寫相關綜合理論與實訓講義,并在多次課堂和實訓試用的基礎上,不斷修訂完善,最終形成了課程的校本教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未來研究的發展空間
(一)進一步引入行業專家加強指導
李克強總理曾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發揮我國巨大人力優勢,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之舉。要堅持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注重改革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實現新跨越,進一步培養形成高素質的勞動大軍,進一步提高中國制造和服務的水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進一步引入行業專家指導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來自企業、行業專家的意見,引領我們站在學科的前沿,了解企業對人才技能和知識的需求,對教學內容的構建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進一步開展中高職的比較研究
今后的研究和實踐,課程教學團隊要進一步開展課程的中高職教學比較研究。課程教學團隊教師同時在進行中職和高職的《藥物制劑技術》的教學工作,課程教學團隊對中高職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是不一樣的,但是其邊界問題、定位問題、內容選擇等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眭平,劉克勇.江蘇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進程[J].職教通訊,2006(4).
[2]顧弛斌,肖洪博,董文銀.論五年制高職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1).
[3]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Z].2010.
[4]陳學平.關于職業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J].職教論壇,2010(29).
[5]管建祥.思路、套路、道路決定職業教育的活路[J].職業技術,2008.
(責任編輯:謝傳兵)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tegrated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A Case Study
SUN Li
(Nanjing Moc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jing 210017,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industri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Nanjing Moc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arried out practical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tegrated textbook in higher vocational "Drug Prepar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based on its actual situation with exquisite course construction. The main content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tegration;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