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美玲
【摘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新時期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不僅僅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發展契機,還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逐漸呈現出了它的不足之處,已逐漸被我們淘汰,更加優秀的教學模式正在慢慢到來。新時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預習;互動;表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師生雙方遵循語文課堂教學的客觀規律,通過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盡量減少時間、人力、物力等方面因素的花費,并取得最顯著的教學效果,從而有效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又確實存在低效問題,其教學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因此,改善小學語文教學已刻不容緩了。可以說,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作為軍民小學的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以及參閱大量的文獻,對于新時期小學階段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有著深刻的體會,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良好學習習慣—預習的培養
葉圣陶先生說:“學習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課前預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大有益處的。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量小,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怎樣讓更多的學生自覺地養成主動預習的良好習慣,我們教師必須先從思想上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小看預習,語文課前預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更是創建高效課堂的起點。如果課前預習充分的話,不但可以縮短學生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學生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好方法。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通過思考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正相吻合,便有獨創成功的快感;或者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會進一步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鼓動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認識了預習的重要性之后,下面就是提出要求。如何科學地進行預習?作為語文專業課的教師,我比較注重兩點。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遇到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次,直到達標為止。為了保證質量,我要求學生多讀,變換形式讀,給爸爸媽媽讀、哥哥姐姐讀、對著鏡子讀等等,不僅達到了讀的目標,而且提高了學生朗讀的興趣。二查,預習生字時,利用教材和各種工具書預習生字的相關知識,如結構、部首、形近字、字義、組詞等。當然,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更不是說說就能辦到的。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提高學生們的認識,合理地進行預習,從而達到預習的目的,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二、營造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趣味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種研究,人們在歡快互動教學環境過程中其記憶力是平時的三到五倍。正如,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難以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學效率的提高也便成了一句空話。可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構建高效課堂,活躍課堂氛圍必不可少。作為一線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真正構建高效課堂,除了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外,教師還應從活躍課堂氛圍著手。如進行“查字典擂臺”的教學,教師就可以針對教學內容設計一個活動來進行教學,從而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當然,我們還可以合理安排課堂提問,提高師生間的互動。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溝通教師和學生的橋梁,是通過師生相互作用,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和運用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言簡意賅,簡潔明了。教師的提問要盡量簡潔明了地表達出問題。當教師確定學生產生了認知上的疑問時,要及時地出示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其思維不斷向認知目標發展。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探討和研究,使他們在問題的本質上看準、看透。當學生在某一個問題上徘徊不前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點撥。教師要對學生在探索問題時所產生的一些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予以鼓勵和表揚,使學生達到心理上的滿足和對自我的肯定。通過合理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從我做起,做好表率
教師是學生前進的風向標。作為教師,我們根據文章的體裁,篇幅的長短,內容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要有應變能力,能及時回答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我們沒有設想到的問題。小學語文的學習應該立足于美文的欣賞與分析、情感的真誠交流、品格的完美塑造、素質的不斷培養。不同的課文都會因文而異,形成不同的風格,教師要根據課文的這一特點,采取各種“因文施教”的教學方法,營造寓教于樂的教學氣氛,永遠懷著一顆愛心進課堂,以學生為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做好自己,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激發學生向上的情感,構建高效的課堂。
綜上所述,新時期,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學習,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營造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以及從我做起,做好表率,從而提高小學階段語文學科的學習,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