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
摘 要:對提升小學生數學課堂觀察能力的措施進行總結,幫助教師找到有效的授課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知識掌握量也會明顯增多。
關鍵詞:小學數學;觀察能力;觀察興趣
一、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應以興趣培養為出發點,當學生真正對數學知識喜愛時自然會投入到學習中。小學生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觀察能力自然也很細致,首先教師應將自己準確定位,對孩子的課堂行為積極引導,不應該強行干涉,以免造成抵觸心理,使學生對數學中的觀察內容喪失興趣。還要盡可能為學生創造觀察的機會,將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相融合,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自然萬物進行觀察,感悟數學之美。還可以通過一些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學習減法過程中可以列舉三道等式,給學生一段時間觀察,再分組展開討論。當學生自己總結出“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幾個數,可以先把所有的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里減去它們的和。”這一定義時,會感受到更多學習中的快樂,觀察能力也因此得到培養。
二、教會學生特別注意進行分析、比較
數學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學好這門課程首先要具有分析能力,在接受系統化教育之前小學生也或多或少具備了這一能力,源自于人類的本能。此時數學教師需要做的是教會學生系統化分析方法,對不同公式與知識點進行比較。講解初級幾何知識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常見矩形之間存在的不同,以此來判斷長方形與正方形,通過這種有趣的引導能夠使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得到提升。
三、觀察物體數量的多與少
對物體數量進行觀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階段,由此深入可以避免出現部分學生掉隊的情況。觀察、判斷物體的數量也是由少到多的,初始階段學生只能單個數,逐漸深入后可以達到默算程度,效率有明顯提升,這也正是觀察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三年級第二學期教材最后一單元“數蘋果”,如何快速準確地數一堆蘋果。我們就可以邊觀察,邊數,邊討論。教師按照這樣的數法把蘋果分好并數出,讓學生觀察,可以不遺漏數量。
觀察是智慧的源泉,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能力三要素的培養,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世界,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使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這可使學生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劉煜.初中數學教學關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下,2012(0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