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紅
摘 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當做語文教學的中心,并為此付出長期的努力和探索。那么,究竟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措施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結合教學經驗,嘗試對此論題進行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趣教學;導入語;教學情境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語,激起學生強烈求知心理
導入可以說是一節課的指示標和潤滑劑,一個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緊緊抓住學生求知心理,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投入飽滿的熱情。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應依據課文內容精心設計課堂導入語,從而激起學生強烈求知心理。
比如,在學習《小松鼠找花生》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設計課堂導入語的:上課開始后,我拿出了一張畫有小松鼠的圖片,向學生說道:“小朋友們,你們認不認識這張圖片上的小動物?”“認識,是小松鼠。”“沒錯,你們喜不喜歡小松鼠呀?”“喜歡!”學生聲音響亮地答道,“看到大家這么熱情,小松鼠非常高興。但是,今天小松鼠遇到了一個困難,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它?”“愿意!”“好的,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松鼠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難。”這樣,我通過設置懸念性問題,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使學生迅速進入對文本的閱讀和學習中。
二、創設生動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不強,注意力易分散,若我們依然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很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所以,我們可嘗試變換學生的學習形式,如通過采取有效方法,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日月潭》這篇課文時,首先,我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了日月潭秀麗風光的Flash課件,然后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出示了相應圖片,如清晨時日月潭的點點燈光,中午時日月潭的清晰或是朦朦朧朧、隱隱約約。這樣,我通過采取圖文結合的方式,使文中所描寫的日月潭的優美意境真實展現在了學生眼前,降低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難度,同時,美輪美奐的景色也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對文本的學習中。
總之,我們要廣為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激趣措施,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體驗到這門學科所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杜偉珍.小學語文課堂激趣教學法的開展思路分析[J].語文學刊,2014(05).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