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鳳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積極轉換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創新教學,不僅可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提出自己的觀點,希望可以得到其他教師的認可。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教學;創造性思維
創新教學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構建適合的思維模式,促使學生產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面對不同的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獨立地得出答案,是培養學生語文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更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一、創設生活情境,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
語文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善于發掘教學內容和周邊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語文知識更加的親切。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實現良好的思維轉換,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探究生活中語文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加地熱愛生活,悉心觀察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只有這樣,學生的創造力才會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得到激發。對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相關的作業,比如,讓學生觀察一個小動物,并進行300字的小作文,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豐富多彩,還可以推動學生想象力的發展,促使他們更加熱愛研究語文課本。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語文學習是豐富多彩的,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遠遠比一味地教授學生知識重要得多,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因素,更是每一個教師奮斗的最終目標。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教師的良好教學可以加速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構建,進而帶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實現全面提升,帶動他們更加樂于參與到語文學習之中,進而更好地理解語文學習的內涵。但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師應該有明確的方法和目標,更要有充分的準備,這樣才會使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才能幫助學生取得更多的收獲,帶領他們更好地成長。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點在于協調好語文基本功底和創新能力的關系,相信,經過充分的準備,教學的完善,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羅忠敏.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J].考試周刊,2013(5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