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現代小學教育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被動式教學不能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而廣大教育者開始積極探索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并改革當前的教學模式。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尚不全面,為此,應改變教學模式,將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基于此,提出了導學式教學法,并對其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探討了其應用對策,旨在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實踐;創新精神
小學數學知識對于開始學習數學的學生而言,會出現枯燥之感,因而我們要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來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為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在小學數學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還要鼓勵其積極探索數學知識的應用,這對現代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學式教學法重視對學生探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改善當前小學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應積極地將導學式教學推廣至教學實踐中,真正體現現代小學教育的意義。
一、導學式教學對于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意義
導學式教學方法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法,教師在課程設計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基于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并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學習。導學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對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十分有益的。數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掌握數學知識并不是最終的學習目的,數學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真正學會運用數學知識的技能,進而動手實踐,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導學式教學法滿足了數學教學的需求,通過導學式教學,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二、導學式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的對策
1.導與學相結合,塑造新的教學模式
導學式教學要求教師轉變以自身意志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塑造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導學式教學應用于數學教學中,首先要凸顯“導”與“學”,兩者同為教學的關鍵點。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做好導學式的教學設計,注重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相關知識。教師要注意教學活動要激發學生探索知識點的樂趣。在學習數學知識難點時,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因而教師可通過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活動中,逐漸體會和理解數學知識。
2.創造多元化的引導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現代教育要求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因而在教育的各階段都要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數學思考需要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模式進行思考,其學習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多種思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時機。運用導學式教學,教師可以著重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引導、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教師可結合數學教學素材,設計啟發式的問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很多數學問題,需要學生運用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思維模式思考問題,因而,教師可結合具體的問題,如幾何圖形問題等,訓練學生的思維。在學生基于數學問題進行思維訓練過程中,教師語言要具有啟發性,同時要留出學生自主思考、探討、操作(實踐)的時間,讓學生充分體驗運用不同思維模式解題的過程,進而真正學會運用導學式教學法。
3.設計合作教學活動,提升“合作”學習的引導性
在導學式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活動,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學生在教師不經意的引導中,開始自主探索數學知識。在導學式教學法中,導與學相結合,師生雙方共同構建了一個和諧、協作的融洽氛圍,對于增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十分有益。同時,也可以展開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學生較容易接受同學之間的信息,因而學生交流的過程成了集思廣益的過程。在交流中,學生易受到同學語言的引導,閃現思維的火花,進而更好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導學式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符合現代小學的教育宗旨,也是未來小學數學發展的方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思維,對這種破常規的、創新的、新穎的教學模式予以肯定,并積極探索導學式教學法其中的精髓,更好地將其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
參考文獻:
林媚.探討導學式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