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朵曲珍
摘 要:素質教育的標準將“德、智、體、美、勞”中的“德”放在第一位,所以務必重視德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級生活和學習的執行人,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和學習情感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引導,這樣才能實現德智共進的教學效果,才能為完善素質教育奠定基礎。結合一線管理實踐,總結了幾點班主任德育工作建設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德育建設;師生互動;心理狀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這就是讓我們認識到德育工作與學科教學一樣重要,所以,無論一線教師、學生還是家長,都要重視起來,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級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者,是德育工作的第一執行人,所以我們在教學管理中一定要認真研究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心理規律,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從他們易于接受的途徑進行教育和引導,以達到促進學生德智共同發展的教學效果。鑒于此,本文聯系多年的教學管理工作,提出幾點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展開分析。
一、健全師生互動渠道
現代管理的第一要素就是互動溝通,只有良好的互動溝通渠道,我們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發現具體問題,然后進行合理的指導,促進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健全良好的師生互動渠道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構建間接溝通
中學生處于情感波動的青春期,許多問題他們并不喜歡與人面對面分享,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覺得師生之間建立間接溝通方式是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完善德育建設的突破口。21世紀是網絡信息社會,許多中學生熱衷于網絡交流,我們就可以抓住這個特點建一個QQ群,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群里互動溝通,有私密的想法還可以和教師單獨溝通,這樣比較隱秘的溝通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打開心扉,也更利于我們德育引導。此外,如果網絡沒有普及的地方,我們可以建一個班主任信箱,這樣的話讓遇到困擾的同學寫個小紙條給我們,我們來扮演“知心姐姐”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引導德育建設。比如,我曾遇到過一位女同學,消極讀書,愛著裝打扮,有早戀行為,還總“大姐大”似的鼓動其他同學。針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當面教育肯定會引起逆反心理或言語沖突,所以筆者就選擇了QQ私聊,利用課余時間幫她分解一下情感認識,逐步引導她進入正常學習狀態。
2.鼓勵直接溝通
直接溝通是針對易于直面接受的心理問題而言的。為此,我們可以開展自我批評活動,從自我開始,說出自己最難克服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問題,然后大家一起提出改正意見,并長期監督。這樣設置擴大了師生的接觸面,教師和學生混搭一起相互監督,讓學生沒有被管理的感覺,而極大地驅動了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成功建立起信任、友好的溝通方式,讓學生在多邊互動中完善自我,提高德育。此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各科教師參與進來,通過不同的側面和角度更廣泛地了解學生的行為和思想轉變,如此方能真正實現德育滲透,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關注學生心態
中學生處于身心飛速發育的青春期,該時期心理波動較大,往往成熟與幼稚交接,自尊與自卑并存,所以我們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心態的工程建設,只要高中生有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就能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問題。首先,我們要能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良好的心態以及良好的心態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怎樣的積極作用。其次,我們還要通過心理健康調查,幫他建立心理檔案。這項工作指在評估新生的心理素質發展水平,了解個性特征,診斷、預測學生可能出現的人格障礙和其他心理問題,以防治可能發生的心理偏差,為教育管理提供科學的論據。心理檔案可以一人一份,然后根據教師平時的觀察所得進行隨時記錄,對心理問題糾正的成效也要隨時記錄。有了這些明確的記錄,班主任就能夠根據個體的差異狀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三、構建德育活動
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多方面的教育與培養,德育工作也是如此,我們只有以契合學生認知的方式進行形象引導,才易于被 學生接受,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所以,我們的德育工作要摒棄理論說教,要以靈動的活動形式展開:(1)互動轉變心理問題有著理論依據。體育運動和游戲互動可以降到焦慮感;趣味的活動可以轉變抑郁癥狀;而各種體育運動,可以通過培養人們良好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來抑制焦慮。(2)活動有利于轉變不良心理。正所謂學武也有“武德”,活動教學的發展有著頑強、平等、競爭的積極方向,能夠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其次,要開展德育加分激勵活動。比如,遲到、違紀要扣分。加分項除了拾金不昧和期中期末成績優秀外,還可以根據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情況給予加分,鼓勵學生走出狹窄的生活圈子,獲得更多的生活快樂。
總之,班主任德育工程的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班主任建立起全面的溝通模式,有效地轉變心理措施。全面有效的德育活動組織,可以保證高中生德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彭祁芬.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2014(07).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