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月



摘 要:本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碎撕貼畫制作策略:集思廣益,設計主題;頭腦風暴,巧妙構圖;小組協作,妙意粘貼。同時,在制作過程中創造性的運用 “名畫臨摹法”、“奇思妙想法”、“時事創意法”和“生活轉換法”等有創意的制作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構圖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 碎撕貼畫 策略研究
在一次三年級的美術研討課上,筆者帶領同學們制作撕貼畫,要求同學們把美術袋中的彩紙撕成各種形狀,創作拼貼出自己喜愛的圖畫。在同學們的制作過程中,我發現一位同學的創作方法與眾不同:他首先用鉛筆畫了一朵畫,然后把彩紙撕成小碎片,用彩紙碎片依著畫好的花朵仔細拼貼。我看到他的這一創作,特別欣喜。雖然他的花朵畫得并不好看,碎紙片粘貼得也很粗糙,但他的制作方法很有創意。
于是本人在贊嘆這位同學的創新精神之余,指導并陪同他一起完成了他的作品——碎撕貼畫(美麗的花朵)。還讓大家都來分享這位同學的創新畫。同學們看了之后,都嚷著自己也要做一做。
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內,我經常與同學們一起摸索著制作碎撕貼畫,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帶來了一次又一次地收獲;一次又一次地創新帶來了一次又一次地成功。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筆者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碎撕貼畫制作策略。
碎撕貼畫制作不是漫無目的、想當然就進行的,每次的創作都有一個主題。主題的設計集結了同學們的智慧。
(一)集思廣益,設計必做主題
學期之初,筆者與同學們完成的首個任務就是共同研討本學期的活動主題。在今年開學的第一節美術課,筆者就組織同學們舉行了一次“我來定主題”金點子大賽。此次比賽活動,不僅充分調動了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還激發了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
(二)自由暢想,擬定選做主題
除了舉行“我來定主題”金點子大賽之外。我們還給各小組留出自由暢想的空間,每個季節,各小組可以結合時事、也可以就自己小組感興趣的話題自定主題,并根據新的主題自由創造碎撕貼畫。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說過:“小孩子不玩是長不大的,只有讓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長。”玩,是孩子發現自我的橋梁。孩子在 玩耍中,會不斷的發現自己、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碎撕貼畫不僅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玩耍”的大舞臺,還使孩子們在“玩耍”中發現美、創造美,在“玩耍”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在“玩耍”中體驗成功。
(一)全體出發,走向自然,感知美妙
1.看一看,寫一寫 本人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田野、走向竹林、走向桔園,去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每次走進大自然,學生都會用筆記錄下他們的收獲,或是圖畫,或是文字。
2.賞一賞,畫一畫 本人還利用教室的多媒體帶領學生觀看圖片、視頻,欣賞美景。激發他們的創造欲望。
(二)小組合作,頭腦風暴,巧妙構圖
1.大膽想象,勾勒圖畫的輪廓 有了豐富的表像積累,構圖繪畫就有了基礎。各小組根據主題,運用頭腦風暴法構圖。頭腦風暴法不束縛學生的思想,給了學生自由暢想的機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一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彰顯學生的個性而且集結了所有成員的智慧,這對學生個人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2.巧妙構思,為所構之圖配色 配色是創造碎撕貼畫的關鍵之筆。顏色配得好與壞直接關系到整幅畫的效果。學生根據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顏色進行拼貼。選擇顏色時還要注意色彩的對比關系(如冷暖、明暗等)。各小組均有一個配色人員和指定的配色顧問。
(三)精誠協作,妙意粘貼,展示個性
1.合作粘貼,巧手展示個性 碎撕貼畫的創造過程是一個小組合作的過程,老師根據各小組成員的特點,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給各小組成員進行了具體的分工。比如巧手小組:余XX美術功底好而且愛好畫畫,她就主要負責本組的構圖、配色;方XX文靜、聰慧,做事細心、耐心,主要負責整幅圖的粘貼;蔣XX心靈手巧,是撕黑線條的好手,她撕的黑線條粗細均勻,她主要負責撕紙。這樣小組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活動井然有序。
2.欣賞修改,作品書寫童心 每一小組作品完成后,先在自己的小組內自我欣賞、修改,看看作品表現的內容是否符合主題,是否表達了小組同學的思想感情;作品色塊的大小、色彩的搭配是否恰當;作品粘貼的是否服帖,細微之處是否有遺漏。小組內作品修改之后,共同為作品取題目,并為作品寫好簡介(小組討論,組長執筆)。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的。碎撕貼畫的制作過程是一個激發了學生無限想象力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碎撕貼畫制作的過程,又是一個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過程。各種不同的制作方式,不僅讓學生掌握了作畫的技巧,還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名畫臨摹式:掌握構圖技巧
名畫臨摹式是學生學習繪畫、構圖、配色的重要方式之一。名畫在整體布局、構圖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都是值得借鑒學習的。學生通過網絡、書籍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名畫,并臨摹。然后根據臨摹的畫巧妙撕貼。名畫臨摹,除了讓學生們欣賞名畫、感受名畫的藝術魅力之外,重點是學習名家巧妙的構圖技巧。如:上學期,六(1)班學生就臨摹了《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她們在臨摹期間,不僅欣賞了名畫,學習了構圖配色技巧,還對名著《紅樓夢》有了更多的了解,增長了知識。鏈接:學生作品照片(圖1):
學生臨摹的《金陵十二釵》在構圖、配色等方面雖不能與名畫相比,但學生在臨摹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構圖、配色的知識。
(二)奇思妙想式:創新學生思維
碎撕貼畫的制作為學生創新思維,張揚個性提供了一個平臺。奇思妙想式給學生極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每個小組可根據自己平時的感知積累,圍繞主題進行創造性思維,自由構圖、配色。通過構圖、配色來表現自己對這一主題的理解,來展示自己的個性。如六(2)學生完成的三月份“春之旋律”為主題的碎撕貼畫就風格各異。有的小組細膩,有的小組粗獷;有的小組以花鳥為主要元素,表現了春的美好,有的小組以小草為主要元素,表現春的生機勃勃;有的小組以鄉村的田野為背景,有的小組以千島湖為背景……
學生還可以根據一個具有想象空間的四字成語,借助平時的觀察積累,展開豐富的想象,自由構圖配色。這不僅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成語的意思,還得發揮想象力!例如:六(2)學生曾經圍繞“鳥語花香”這一成語自由想象,自由創作。一個月之后,各小組呈上了各種各樣的花鳥圖:有蝶舞花叢,有花間細語,有楓紅鳥樂,有鳥戲林間,有鳥鳴樹梢等等。鏈接:作品照片(圖2):
(三)時事創意式:促進大膽想象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結合時事,自由創意作畫是碎撕貼畫的制作的另一條創作路徑。如:國家頒布了禁酒令之后,為提醒人們酒后不駕車,學生們大膽想象,創造了一幅《酒后不駕車》(圖3)。
(四)生活轉換式:激發創作靈感
藝術的創作總離不開生活,生活就是一個大舞臺,學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美,找到樂趣,激發創作的靈感。學生將平時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有趣的畫面,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來,用相機拍攝下來。然后將這些畫面用碎撕貼畫形式表現出來。鏈接:作品照片(圖4):
每一幅碎撕貼畫作品都是學生個體思想的體現,都是學生張揚個性的載體。學生在制作碎撕貼畫時,大膽的想象,合理的構思,一幅幅生動、活潑、有趣的畫面在他們智慧的頭腦中閃現;細心的粘貼、創意的修改,一幅幅精美的藝術品在他們靈巧的小手中誕生。
總之,碎撕貼畫制作活動應遵循在體驗中獲取快樂,在娛樂中彰顯個性,在合作中共享成功的理念。所有的制作策略都以學生主動參與為活動宗旨,以興趣培養、能力提升、個性張揚為目的而進行。讓碎撕貼畫活動真正成為豐富學生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情操的新載體。
[1]姜秀權 《農村初中版畫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實踐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06年 第11期
[2]黃凱旋 《以金山畫作為素材指導小學撕貼畫入門教學實效性的實證研究》 (http://c2xx.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9-03/08/28393/)
(淳安縣汾口鎮橫沿小學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