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高中數學作為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不僅是影響高考成敗的關鍵學科,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更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改下,教師要積極地倡導自主性學習方式,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而在確保數學高效課堂實現的同時,也促使學生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性學習;問題探究
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應該摒棄以往簡單的接受、記憶、模仿等被動的學習方式,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倡導自主性學習方式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為學生終身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在問題探究中倡導自主性學習方式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要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探究問題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時,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有效地貫徹落實自主性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1)如果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內的無數條直線,那么這條直線是否與這個平面垂直?(2)如果兩條直線平行,如果其中的一條直線垂直于某個平面,思考:另外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是什么關系?(3)如果一條直線與某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垂直,思考:該直線與這條直線所在的平面是否垂直?……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在實施自主性學習方式的同時,也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在習題練習中倡導自主性學習方式
一直以來,為了高考,為了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在平時的習題練習中我們一直采取的是“題海”模式,學生一直處在不斷練習、不斷解題的過程中。但事實上,這樣的習題練習過程在給學生增加課業壓力的同時,并不能真正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甚至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護。所以,在習題練習中,我們要積極地倡導自主學習方式,要有意識地凸顯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自主尋找解題思路和方法的過程中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某廠制造了A產品3種和B產品4種,今從中挑選3種去展覽,但展品中至少要包括一種B產品,共有幾種挑選方法。
該題是一道求概率的試題,而且也屬于基礎性試題。所以,在解答該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也為了有效地應用自主性學習方式,在本題目的解答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對該題進行解答。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題多解”,進而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解法一:(1)包含1件新產品時,可以有C14×C23
(2)包含2件新產品時,可以有C24×C13
(3)包含3件新產品時,可以有C34×C03
綜上,可以得出符合條件的包括C14×C23+C24×C13+C34×C03=34
解法二:不考慮條件限制,從7件物品中選3件的方法共有C37種,而“不含新產品”的選法有C33種,所以,符合條件的有C37-C33=34。
雖然解法一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也是學生最容易理解的,但是,第二種方法的提出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而且還能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在習題講評中倡導自主性學習方式
習題講評課是各個學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為習題練習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在習題講評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一來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自主糾錯的良好習慣,二來能夠讓學生學會分析,提高解題效率,進而也有助于自主性學習方式價值的體現以及學生解題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圓P在x軸上截得線段長為,在y軸上截得線段長為;(1)求圓心P的軌跡方程;(2)若P點到直線y=x的距離為,求圓P的方程。
這是2013年全國卷中的一道試題,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為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該題的考察點、解題思路等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還能提高講評課的效率,進而逐步提高學生解題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有意識地將自主性學習模式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進而確保學生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同時,也確保學生能夠以飽滿的信心走進高考。
參考文獻:
郭玉敏.淺談自主探究式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