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井噴式發展,微時代下的高中政治課堂發生了新潮的變化,微課程的設計和開發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構建了新的課堂模式,形成了新的學習方式,重塑了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地位。
關鍵詞: 微時代 高中政治 翻轉課堂 微課程
隨著信息技術的井噴式發展,人們之間的交流和學習變得越來越高效和快速,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產品應時代而生,這似乎已經在發出信號:世界已經進入“微時代”。微時代下的高中政治課堂發生了新潮的變化,微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越來越受到高中政治教師的重視,許多高中政治教師開始嘗試開發微課程,翻轉高中政治課堂。此舉將有利于促進高中政治課堂領域的改革,有利于變革課堂教學模式,同時有利于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一、微課程前世今生
微課程是指一種以實(具體)、小(小巧)、精(精致)為特點的教學視頻文件,主要針對的是具體的教學內容,且內容指向具體問題,主題突出,不同于課堂實錄的片段截取。一般微課程長度為5至10分鐘,雖然時間短,但是筆墨聚焦在一兩個重點知識上,達到少而精、少而透的效果。
最早的微課程的概念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彭羅斯提出[1]。在我國,首先提出微課程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的胡鐵生先生,他對于微課程有很多獨到見解。隨后,深圳的李玉平老師帶領他的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微課程,推動了課堂教學領域微時代的快速到來。
二、高中政治學科微課程的特點
1.指向性明確
政治學科有其獨有的學科知識特點,每本教材、每一課都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體系又可以切分成若干個具體知識點,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同時單獨列出來又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問題。翻開政治學科考綱不難發現,考點表述一個一個非常清晰明確,難易程度一眼明確。結合微課程視頻的時間要求5至10分鐘,知識要求聚焦一兩個知識點,正好切合了政治學科的學科特點,有點量身定做的意思。
2.生活氣息濃厚
政治學科講究書本知識和生活要緊密聯系,從教材名稱中“生活”二字便可看出,同時教學目標要求在政治課堂中充滿生活氣息,與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相聯系。政治學科中的知識點相對比較抽象和理論化,如果不與生活相聯系,而是照本宣科,那么,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枯燥,所以聯系生活是思想政治課的內在要求。微課程聚焦的這一兩個知識點如果不與學生生活相聯系,則勢必難以實現原設定目標,減弱政治微課程的實效。
三、微課程對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影響
1.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倡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共同學習、相互促進、教學相長的關系,一種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為基礎,同時對學生正確指導、嚴格要求的和諧的民主型師生關系[2]。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學是主線,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就變成為學生搭建基礎平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終引導學生快樂、主動地學習。
微課程由于時間和形式限制,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情選擇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某種程度上微課程要求教師在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所變革,改變原來教師一味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師生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
2.構建了新的課堂模式
教室從前至后依次是黑板、講臺、桌椅、黑板,教師站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坐在座位上專心聽講,這就是傳統的課堂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核心思想是:“把教學看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品德的過程。”[3]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只負責教,學生只負責學,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無條件服從教師的教,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喪失,往往會變成教師教不好、學生學不會。
微課程出現之后,教師可以思考如何將教室里的知識傳授和課后的微課程相結合,做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傳統課堂上的講授內容可以適當擇取,一部分內容移植到微課程中。這樣,傳統課堂得到課外的延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有更多時間互動和溝通,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培養學生主動、自主學習能力的時間也更多。
3.形成了新的學習方式
微課程教學視頻的最大特色是每一段教學視頻都是精心設計的,有助于加深學生理解,而使用的所有素材都是圍繞教學進行選擇和組織的。學生在學習微課程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情自定學習內容,自己掌握進度,自己把握學習次數,甚至調節教師的講解語速,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堂學習階段已掌握基本知識,那么課堂上被解放出來的時間就可以在微課程學習階段針對學習重點和大部分學生的難點展開,以真正按需學習,實現個性化學習,做到“哪里不會點哪里”。學生可以根據學習情況,基于某一個知識點開展深入探究;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聯系實際生活理解學習內容……各種各樣的與學習有關的活動都可以按需開展,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與學習內容可以更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
4.重塑了家長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地位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快速來臨,不僅對學校、教師和學生提出新要求,而且對家長提出新要求,現在有一種觀點:家長要成為共同構建學習的參與者,就要求家長注重家庭教育在孩子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參與學習過程,適時轉換角色。
但由于傳統學校教育的限制,家長無法進入占用學生大部分時間的學校課堂中。微課程為家長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家長可以和學生在家一起學習,有利于學生家長重新塑造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成為溫馨家庭氛圍的營造者。
參考文獻:
[1]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2]李玉環.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構建[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9,31(1).
[3]卜慶巖.教學: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J].吉林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