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普
摘要:長期以來,對教師教學的要求強調領會教學大綱、駕馭教材較多,因此,教師鉆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學生思維活動較少,因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法也少。教師往往按照大學所學習的數學教學理論按部就班地進行數學教學,但是由于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數學教學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更為具體的一些針對性措施。本文從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個人對教學設計的一些認識和感悟,對以后的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 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有效性
“教然后而知困。”在大學數學教育教材中已經學習了很多關于數學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可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往往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來從多方面進行教學設計。在工作的幾年中,我不斷反思自己的一些不夠完善的教學,總結經驗,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從概念講解、例題變式訓練、探究性教學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等幾方面來談談本人對數學教學設計的一些粗淺認識和感悟。
一、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是充分分析學生具體情況,找準教學的真正起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課堂教學活動展開的起點應從學生的頭腦中的真正基礎考慮問題,而不是從教材的邏輯體系上去考慮問題。例如,教學打折銷售問題,如果按照按慣例出示書上的引例:一家商店將某種衣服按成本價提高40%后標價,又以八折(即按標價的80%)優惠賣出,結果每件仍獲利15元。這種衣服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由于剛上初一的學生的生活背景及經歷的局限,他們不可能知道這些商業名詞,這樣教學只是盲目地照本宣科。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舉例:老師想買一件衣服,我來到了一家時裝店,看見門口有一塊牌子:本店商品一律六折出售。店里有外套200元、上衣120元、褲子80元。請同學們幫老師算算一件衣服實際售價是多少錢?老師便宜了多少元?這樣就能讓多數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從以上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一是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不能憑直覺憑經驗設計教案,要認真鉆研教材,找到教學真正起點,學會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認知方式和相關經驗。二是課堂教學設計的統一教學過多,掩蓋了學生的差異,特別是教學起點的差異。三是教學設計要關注部分超前學習的學生,既要鼓勵他們超前學習,又要設計恰當的問題以引發他們更深刻、更廣泛的多角度、多層面的思維。
二、教學設計要注重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形成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數學知識,而且還要揭示獲取知識的過程。這段話揭示了獲取知識的過程是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的高效有力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灌輸式的傳授知識為發現知識,避免機械性的死記硬背和對知識片面理解,要使學生全面了解知識體系,吃透知識之間的聯系,了解數學知識實質,加強理解和記憶,真正理解數學,提高認知事物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突出概念形成的思維過程
教學數學概念,不能把定義直接拋給學生,讓他們死記,必須要重視形成概念的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如在教學“無理數”概念時,可充分利用課后的閱讀材料揭示“無理數”產生的曲折歷史,然后再由“有理數”概念引出“無理數”的概念。
(二)注重數學規律形成的思維過程
數學規律包括法則、性質、公式、公理、數學思想和方法。數學規律的教學要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猜想”得到結論的過程。這個過程即為觀察、比較、聯想、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的思維過程。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結論,還要鼓勵學生尋根問底、追本溯源,弄清結論的由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讓學生參與結論的導出,對結論經常多問為什么,促進其思維品質的養成。
三、教學設計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自主學習的思路是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學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通過評學解決最近發展區問題,即經個人努力后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最后,通過課堂訓練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將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一)導學
在自學之前,教師應準確地、明確地提示課堂教學目標,還要指導學生自學,使學生明確自學的方法、目標、要求。例如,教學“分母有理化”時,出示自學的目標和要求:A.了解分母有理化的概念;B.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根據;C.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方法;D.思考分母有理化的目的。開門見山的導學能給學生自學的方向、目標,讓學生對所要的內容一清二楚。
(二)自學
當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開始自學的時候,教師的講話不宜多,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但可以給“走錯路”或“迷路”的學生捎幾句悄悄話,給他們指明方向。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表揚速度快、結果正確,特別是創造性學習的學生。教師通過行間巡視及時發現學生自學中出現的問題,并認真分析,為“評學”做好準備。
(三)評學
通過自學,學生已經解決了部分問題,但還有一些問題學生弄不明白,需要通過教師點評或生生互動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提醒或討論學生易出錯的地方,以免下一次走彎路。評學是解決學生疑難問題的關鍵,教師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四)訓練
要保證有充足的訓練時間,讓學生在實踐中把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訓練的內容重點放在:用剛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性地“做”,不搞死記硬背,讓學生獨立完成。訓練能夠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及時反饋準確的信息,便于教師課外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隨著新課程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在中小學教師所接觸和接受,現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閃爍出亮麗的火花。這是新舊課程理念沖撞下的自然生成?,F行的無論是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角色定位,還是教學過程的一些具體細節方面都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有些甚至與新課程理念格格不入。這些往往都是教學行為與教學理念缺乏有效融合造成的。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關注教學實踐操作層面、關注教學細節和教學實效,以解決課堂教學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新課程教師課堂技法指導.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張明生.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3]張四寶、侯永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課型.吉林大學出版社.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