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菡靜
[摘要]伴隨著經濟文化水平的飛速發展,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加深,而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一門語言,其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多媒體網絡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是各大教育部門關注的熱點。本文就是根據在網絡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應對措施,闡明在此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關鍵詞]網絡環境;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5-0148-02
引言
網絡環境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力體現在方方面面,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英語教學的需要。高校大學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教學,更多的是要求語言文化的體現。多媒體網絡以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為支撐,用多視角的模式豐富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網絡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存問題
(一)網絡硬件設施不夠完善。眾多民辦高校對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認識不充分,往往只購置計算機、設置簡單的網絡中心體系等,對硬件設施資金投入力度較小。然而網絡教學并不只是安裝了這些硬件設施就可以后顧無憂了,還需要定期的檢查更新系統,以免設施老化,出現故障,從而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和效率。一些民辦高校的校園網絡不穩定,或者存在亂收費高收費的現象,導致學生利用網絡學習英語的成本增加,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多媒體課件質量有待提高。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利用多媒體網絡的方式大多是PPT文檔的使用,這些PPT課件一般為課本自帶課件,雖然符合教學內容,但針對性不強;有些教師因為課目相近或類似,幾屆下來都不會對PPT課件進行修改完善,對每一批學生都是重復性的教學。還有的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間時不分主次,大量加入圖片視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但過于分散注意力,課堂效果無法達到。
(三)延續傳統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素質教育的口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在被打響,而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某些民辦高校為了創造高考證率,只注重應試教育,就算在如此熱烈的網絡環境下也收效甚微。一些高校英語教師多為文科出生,對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制作的部分十分不熟悉,為了減少麻煩往往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的口頭講解難以滿足當今新型化的大學生的學習需求。而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也不會有優質的學習效率。
(四)教師沒有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能夠在教學中創新的教師并不多見。在網絡環境的要求下,更需要的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開放性,要擺脫以往的被動學習,積極獲取新知識,才能有好的達到英語學習效果。一般的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課堂還是實行教師主講,以一種強硬的填灌式教學方法使學生被迫接受知識,而不是引導學生去探索,這樣很不利于學生對英語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五)過度依賴多媒體網絡。多媒體課件在高校推廣之后,有些教師沒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心理需求進行輔助教學,而是過分依賴其簡便的特點。在課堂上教師往往走馬觀花的播放一遍課件,自以為學生能夠明白了解,其實,這和傳統的板書教學沒有差別,唯一不同的是教師更省事。同時,和學生的交流也相應減少了,英語課堂學習變成了學生觀看英語教學PPT,這并不是網絡環境優化的教學方式。
二、網絡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可以實現教學與資源更大限度的共享。在網絡環境下教學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知識的交流學習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只要學校的網絡硬件設施及軟件工程足夠優秀,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在課下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查閱相應的知識。民辦高校大學的課程也許沒有公立大學所擁有的知識深,在網絡環境下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下載學習其教學成果。
(二)有助于教師實施個性化教學。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不同于傳統方式,教師只能在同一地點針對一大批學生進行固定教學。而大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地域,因其地域口音習慣的差別在學習英語中面臨各種困難。網絡教學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指導,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利用多媒體自行學習,也就不存在有些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的情況了。
(三)豐富了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模式。大學英語的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滿足今后在社會上工作交往的需要,網絡環境下教學豐富了高校的英語教學模式,從單一的課堂講解到視聽說教學、綜合實踐教學等。教師通過多媒體網絡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讓其在課堂中體會英語學習的氛圍,鍛煉在實際交流應用中的能力。多類型的教學模式容易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原來單一的學習目的,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
(四)有利于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型接班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也希望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民辦高校對網絡多媒體的投入改革,給大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機會與便利,在課堂上的學習遠遠不能滿足其對知識的渴求,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可以在課下到多媒體教室查閱學習在課堂上感興趣或者涉及到的知識,這種方式靈活便捷,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
三、網絡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習本身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多年以來的教學方法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往往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的教學效果明顯不盡人意。在網絡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應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核心理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自主學習中體會自身素質的不完善,激勵自我進步。
(二)建設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如今開放性的經濟模式下需要各類擁有專業英語知識的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要開設英語公共課程,還要針對性的開設將來學生就業的對口英語課程,例如:旅游管理專業的要開設旅游商務英語課程,外語系要開設英語文化知識背景教學類課程等,多樣化的特色課程能夠滿足學生今后在工作中的應用與需要,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有極大的興趣。endprint
(三)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一成不變的英語教學模式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逐漸被淘汰,大學生不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英語,而是為了今后在社會工作中能夠實際應用到。一般來說,英語的教學不外乎聽說讀寫譯五項,在某些技術性強的專業需要學習英語專業名詞,這就要求該專業英語課堂教學多教授專業知識的英文詞匯,此外,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應用英語知識的具體情況,在平常的課堂中進行情境演練,加強口語鍛煉,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四)加強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網絡環境下的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多年以來的教學方式需要改變,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積極接納新型教育方式,從觀念上改變對網絡教學的看法。學校也應該適時對教師進行技能培訓,加強他們的計算機媒體操作水平,讓教師真正感受到多媒體網絡為學校教學帶來的便利,鼓勵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中吸收新知識。
(五)建立科學的英語教學評估體系。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在前期的改革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其教學的評估影響后期教學的形式,評估結果能夠較為全面、客觀的反映教師教學成績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果。民辦高校應當改變之前單一的學期末進行教學評估的體系,加強建立科學的英語教學評估體系,以此來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調整改善,在評估結果中體現學生學習的方向性和目標性。同時,結合多媒體網絡對英語教學的作用,在評估中加入對網絡教學使用情況的評判。
(六)加大硬件軟件教學設施的資金投入。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課程教學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到教學設施中,高校的學習環境使得大學生越來越能夠獨立探索知識,多媒體教室也成為學生經常出入的場所之一,大量的使用難免會造成設備陳舊老化。因此,學校應預留一部分費用用于計算機網絡的維護與更新,定期檢查學校各項硬件設備,以免影響到教學進度。同時高校還應該招聘專業網絡維護工程師來管理學校網絡系統。
(七)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庫。某些民高校雖然建立了網絡學習系統,但是體系不夠完整,內容不能及時補充更新完善,因此,高校加快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庫的行為不容忽視。在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庫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增加有利于教學相長的內容,同時應激勵廣大學生做資源庫的補充者,將他們認為有用的知識反映到管理部門,通過與學生們的互動完善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庫。
四、結語
網絡技術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已經是無可替代的,英語的學習要求口語表達與書面寫作結合,為了更適應社會對英語知識人才的需要,還需要對英語背景文化的了解。如今民辦高校要想在網絡教學方面更加完善,務必首先加強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的投入力度,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大學生自主參與到英語學習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