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進一步實施,我國語文教育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初中語文教學也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情感體驗。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已經在一些教師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其依舊沿用著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初中語文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批判性思維,簡單來講,就是培養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對文章內容的價值、真實和準確性有自己獨特的判斷,并且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習理念和決策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本文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幾點培養策略。
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水平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關鍵。思維品質能夠充分反映出學生的智力和思維發展水平及差異,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一致性、預見性等優秀品質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有著重要意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克服自身的緊張感和焦慮的情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交流互動中,能夠對閱讀問題進行獨立的分析和思考,并且能夠對閱讀內容提出獨特的見解,養成自主思考、探究的良好習慣。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根據教師的指導認識到思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且能夠對自身的學習模式和思考方式作出適當的調整,從而為培養批判性思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構建良好的批判教學情境
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過程中少不了教學情境的創設,初中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渴望得到教師的贊美和認可,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勇于對文章內容提出質疑,大膽提問和創新。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和社會現象去激發學生產生聯想,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大膽地提出質疑,再通過師生的共同分析和探究去解決問題[1]。例如:在講解《敬畏自然》這篇散文時,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使得學生學習和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搜集一些與文章內容有關的實際案例,并在課堂教學中為其他學生講述自己搜集到的案例內容,在學生思維狀態達到最佳狀態時,再向學生提出問題,比如“自然遭受了人們怎樣的破壞”“生態環境的破壞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人類應該怎樣維護我們的家園”等問題。這樣的引導會激發學生產生大量的質疑,不斷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在分析探究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三、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具體策略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學會反思。學生間的個性和認知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對文學作品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也有不同的理解。閱讀反思能夠使學生在吸取文章精華的基礎上,發展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意識,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在積累豐富知識基礎上,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修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學習習慣,或是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感受及時地記錄下來,便于學生在閱讀結束后對文章每部分的感受進行整合,從而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2]。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做好課前預習環節
在授課前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在對文章有簡單的了解后,對產生疑問的地方提出相應的問題,并試著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在預習過程中,還要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比如對文中生詞的了解程度,文章內容、結構的掌握程度,以及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了哪些疑問,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沒解決等,從而為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做好課后分析總結環節
在課程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反思自己在預習中沒有解決的疑問是否解決了,對文章內容是否透徹地了解和理解了,以及是否掌握了閱讀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養成學生良好的反思習慣。
(三)做好讀寫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在講解完閱讀內容后,可以帶領學生對文章未講完的故事和劇情進行續寫,讓學生思考如果事情發生在我們身邊,那么我們會怎樣面對和解決。通過續寫文章,不僅能夠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思維,教師也能夠通過學生續寫的文章內容,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狀況。
另外,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僅依靠教師的理論講解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比較典型的習題,幫助學生不斷鞏固基礎知識、技能,以及分析、探究語文知識的思維和方法,發展和提高學生的思維素養和學習能力,并且通過練習總結,使學生對批判性思維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評價,有效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教師還要注意由于學生的個性和認知能力以及思維方式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教師在開展訓練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適當地調整訓練方案以及習題的難易程度,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結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僅有助于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有透徹地理解,也便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究,同時也對學生學習和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培養方案和計劃,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推動初中語文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孟凡榮.批判性思維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3(7).
[2] 賈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