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茜 劉作權
[摘要]高校由于青年學生較多,網絡活動活躍,在學生網民中產生了一個群體,他們在高校常用網絡交流平臺中具有非常強的話語交流優勢,發言具有影響力,被學生網民群體追隨,被稱為“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其言論具有代表性,對高校學生的引導既有正面的又有負面的,探索科學有效的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引導方法,對該群體進行主動的、積極的引導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和人才培養的一個重點與難點。
[關鍵詞]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引導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21-0034-02
隨著QQ、MSN、BBS論壇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出現,網絡媒體憑借平等表達、虛擬身份、無界傳播等特點已成為民眾表達訴求的暢通渠道,中國已經進入了網絡輿論空前活躍的“大眾麥克風時代”。雖然微博和網絡論壇使草根民眾擁有了話語權,但公共事件中的話語“權力”依然掌握在少部分人即網絡意見領袖手中。高校學生思想活躍前衛,有一大批學生活躍在國內知名論壇,他們能夠敏銳地發掘社會信息,善于通過一種平等的互動關系影響公眾,特別是其他青年學生的行為。這一部分人群就是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他們在高校學生中占有很大的話語權,是高校學生群體的思想引導者。探索科學有效的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引導方法是當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
一、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特征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交流平臺的不斷豐富為高校學生群體的網絡意見領袖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網絡環境。高校學生群體網絡意見領袖經常活躍在大學生常用網絡平臺中,具有相當強的網絡話語權和影響力,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引導著網絡輿論,影響著高校在校學生的思想動態。他們具有以下特征:
(一)成為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門檻低
每個大學生都可能成為意見領袖。大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對網絡技術和其他專業的素質要求都不高,只要你有較高的網絡熱情,發帖、跟帖,并且有一定的個性化的觀點,就能成為網絡意見領袖,當然如果這個學生還格外擁有個性化的文字表達能力,獨特的事理分析能力,那他會得到更多學生網民的追隨。據統計,“在校學生中一直在校園網上參與討論者只占23.4%,經常發帖引發討論者只占10%,但是,經常瀏覽者卻高達80.5%,這其中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看法影響的學生比例高達71%。”實際上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占大學生總數10%的經常發帖者就是網絡意見領袖。因為網絡具有民主化和自由化的特點,它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要求:只要你多發帖、多發表意見就能成為意見領袖,因為有80%的同學在網上等著現成的信息,并且對這些來自意見領袖的信息不加分辨或者主要受意見領袖觀點的影響。
(二)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建立和變更速度快
由于校園網絡輿論的擴散性和多樣性能使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觀點以較快的速度在較短的時間能傳遞出去,由于網絡意見的觀點具有獨特個性,帶有強烈的時事色彩,容易在網民中引起共鳴,所以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地位建立速度較快,甚至能夠達到“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效果,但由于網絡環境的虛擬性與不確定性,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地位并不那么穩定,甚至因為一個熱點話題樹立了一批網絡意見領袖,但隨著這個話題的關注度降低,某些網絡意見領袖失去了以往的地位,重新變成普通網民。另外,因為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暫時的身份,一旦畢業離開校園,完成了由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就不再是學生了,所以,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身份也是在他在學生時代時候才有資格,一旦畢業,這個身份也就消失了。但是,總有新人加入到學生的行列中來,也就總有新的學生意見領袖不斷出現。
二、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
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是把雙刃劍,網絡意見領袖的輿論傳播是具有相當強烈的主觀色彩的,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在高校輿論引導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引導輿論
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群體多是高校中的高年級學生,他們依靠學識積累、在校經驗、領悟力和判斷力引導低年級同學,與他們分享經驗,為其出謀劃策,也受到他們的擁戴。當網絡上出現偏激輿論的時候,網絡意見領袖能夠通過正面的評論和分析將輿論引導到正面的方向,營造校園輿論環境。網絡意見領袖可以發揮輿論引導功能,將社會熱點事件通過發帖的方式放到網上,引起廣大學生的關注,并形成輿論的熱點。比如2013年全國運動會在沈陽舉行,大連是分賽場,需要大量的高校學生做志愿者,大連市團市委就請大連地區高校中的網絡意見領袖將關于全國運動會招募學生志愿者的消息放到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吸引了大量學生報名。
(二)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能夠維系網絡關系,充當網絡調解員
網絡意見領袖在學生群體中往往有一定的威信和號召力,他們能夠充當學生群體網絡交流的調解員和傾聽者,理性的調解網絡和現實生活中的學生群體關系,確保交流和諧。比如,同樣的網絡交流空間里,有的學生網民表達能力較差,不敢發表言論,意見領袖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引導他們在網上暢所欲言,表達自我。當網絡成員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網絡意見領袖可以充當調解員化解矛盾。
(三)有些學生網絡意見領袖思想不成熟或道德良知匱乏導致嚴重后果
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本身就是青年學生,具有思想不成熟的特質,他們容易在網上發表一些偏激的言論,這些不成熟的言論很容易影響關注他思想的網友,這些網友又都是在校學生,同樣心智不成熟,在意見領袖的錯誤引導下,盲從意見領袖的錯誤言論。個別網絡意見領袖缺乏道德感和良知,他們其中的某些人甚至為了吸引眼球得到更多網友的關注,在網上發布污穢的帖子和圖片,或者在網絡上夸大其詞,散布不良信息以此來炒作自己,這樣的帖子反而格外容易引起學生網友的關注,甚至一個帖子點擊量能達到近千次,這種情況直接破壞了網絡交流平臺的純凈。可見,如果意見領袖的思想不成熟,缺乏道德會直接破壞大學生網絡環境的和諧與純凈,也會誤導高校學生的價值觀。近幾年,日本部分右翼分子不斷挑起各種事件,篡改歷史,面對這一現象,很多學生網絡意見領袖言辭偏激,發表的言論帶有明顯的攻擊與復仇傾向,這類帖子容易造成學生群體無法理性思考中日關系。endprint
三、“大學生網絡意見領袖”引導的對策與建議
高校學生網絡意見領袖正面的影響需要疏導推動,負面的影響更是需要及時消除,但是,最重要的是提前干預,預防和消除負面影響,使學生網絡意見領袖能夠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者。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成為網絡意見領袖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教師、輔導員等,必須熟悉網絡,要在本校學生經常光顧的網站注冊,要有自己的博客和微博。利用這些網絡平臺,教師要及時了解網絡熱點,了解本校的網絡熱點,了解意見領袖的思想和行為。建議高校建立一支由兩課教師和輔導員等組成的網絡教育團隊通過發帖對社會熱點、校內熱點問題進行科學理性的評賞,成為高校網絡意見領袖的一部分。對于一些意見領袖發出的個別不當言論,進行朋友式的討論和說服,從思想深處說服,使之今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決不能僅靠強制刪帖來實現網絡安全和穩定,這樣只會在學生中造成逆反心理。
(二)在大學生中培養網絡意見領袖
很多意見領袖都通過多發帖和發新奇的帖子吸引人,增加點擊率,將此視為在虛擬世界里獲得的成功。據此,高校應該在優秀的學生中有意培養一些網絡意見領袖,參考對學生干部和黨員的學習要求,對他們進行專門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包括網絡文化、網絡道德、時事政治、校史、校園新聞等等。通過教育和培訓,使這些意見領袖能夠自覺成為網絡安全的維護者,網絡環境的凈化者,成為大學生的網絡益友,傳遞正能量。
(三)為學生群體營造良好網絡氛圍
在大學校園建設安全、綠色、文明高效的網絡文化,給意見領袖和大學生網民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和氛圍。優秀的網絡文化環境必然能夠感染、熏陶意見領袖,他們本身看不到或者少看到謠言、不良信息,不僅轉載的可能降低了,對網絡的認識也會發生改變。通過提高意見領袖的網絡道德素質,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哪怕是再虛擬的空間也要自負自責,也要服從法律和道德的約束。應該看到,隨著各高校對網站管理的加強,不良信息越來越少見,但是,高校的論壇也開始冷清,發帖量減少,建設優秀的網絡環境和文化,重點工作室要建設好大學的網站和論壇,不能為了維穩失去學生的信任。
總之,大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引導工作是一個網絡時代的新課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正確、科學地引導這個特殊的群體,使之能夠在網絡上發揮聰明才智,積極引導廣大學生進步,發揮正能量。
(責任編輯:封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