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摘要:數學課堂的和諧即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平等,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等呈現出協調、配合與多樣性的統一。學生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提高,潛能第一發掘,能力得以鍛煉,個性得以優化。
關鍵詞:數學課堂 和諧教學 關系平等 協調配合
和諧是指事物或現象各方面的協調、配合與多樣性的統一。在哲學上,和諧是真善美的統一,是事物最佳的表現形態,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形態。和諧課堂即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平等,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等呈現出協調、配合與多樣性的統一。學生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提高,潛能第一發掘,能力得以鍛煉,個性得以優化。
一、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教學“比例計算的應用”教學內容時,要求學生用陰影來測量旗桿的高度。以往的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提出測量方案,再由學生通過計算得出數值。我想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上一節外堂課,讓學生實實在在地親歷如何測量旗桿的高度,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我提前一天布置任務:(1)各小組要有測量方案;(2)要準備測量工具;(3)組員分工要明確;(4)測量方案盡可能多;(5)測量方案以能操作能實施為原則。第二天準備上課時,我突然發現有一個成績平平而且經常搗亂的男生竟然帶來了一個照相機,職業的敏感告訴我一定要制止這種現象和行為。經過嚴厲的詢問才知道,原來這位男生打算讓一名同學與旗桿合影,然后通過同學的身高、照片上的身高、照片上的旗桿的高度進行計算,通過比例計算得出旗桿的實際高度。聽了他的闡述,我先是一驚,大力表揚了他的想法并鼓勵他出色地完成任務,然后我陷入深深反思:自己想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卻還被陳舊的教育思想緊緊束縛,我的思想又在禁錮學生的思想,這樣的課堂怎能和諧呢?
從這節課以后,這個男生變得異常活躍,他對事物獨特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數學成績一路攀升,綜合成績扶搖直上,當年的中考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
教學相長,這是和諧課堂的直接體現。自從這節課后,我懂得了和諧的課堂必須有和諧的師生關系作保障;和諧的課堂必須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和諧的課堂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諧的課堂能改變學生的學習觀,甚至是人生觀。
二、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能讓學生的智慧生根發芽
我們習慣把學生分為學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其實每個學生的眼睛里都流動著智慧的光芒,每個學生的言行中都流露出對知識的向往。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的心靈深處存在著使自己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首先必須注重學生獨立精神的培養,教師要由講授者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盡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份活動空間,多一次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次嘗試成功的喜悅,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天地。
一是給學生多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參與面,提高參與度。如,在統計知識的社會調查中,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收集人均住房面積及人均收入的數據,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匯報、分析解決問題。這種開放性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充分體現學習的自覺性和創作性。二是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激勵學生在教學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中去。如,提問題時,難度大的問題讓優秀學生來回答,有點難度的問題讓中等學生回答,較容易的讓“學困生”回答,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都會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樂于參與到教學中來。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及時評價,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中實施評價機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評價學生、學生自我評價,不僅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而且促進了學生多種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控,提高教學效率。
多年的教學使我的感觸太多,要創造和諧的課堂,教師是主導,教師必須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預設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課堂上最大限度地把時間留給學生,給他們充分思考充分表現的機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的點滴變化。這樣,學生的智慧一定會出現靈光,一定會生根發芽。
三、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能幫助學生重樹信心
數學是強調思維的學科。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智力因素,更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毅力。
上學期開學不久,轉來一名女生。從衣著看,生活很貧苦;從言談看,孩子很自卑。但是能從眼神中讀出她對學習的渴望。數學課上,她的表現有點令人失望:不抬頭、不舉手、不回答問題,甚至我都接收不到她的眼光。經了解得知,孩子很自卑,不愿交流,不敢表現,怕出錯,怕同學笑話。這已經成了她的心理陰影,籠罩她的內心。我聽后很震驚,心理不健全了,怎能有健全的人格,怎能在學習上有所發展呢?
好幾天我的腦子里都是這個學生,怎么改變她呢?經過反復考慮,我和這個學生商議決定:老師提問如果你會,那么把手高高舉起;如果不會或者不確定,就把手舉得低一些,但是每個問題必須舉手。她答應了,也按約定做了。慢慢的,課上高舉手的次數從一兩次到五六次,再到十多次,她的成績隨著高舉手次數的增加而上升。她的表情越來越淡定,孩子的眼神越來越堅定。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能幫助學生重樹信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健全學生的人格,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課堂在和諧中生成,在和諧中發展,在和諧中升華。課堂的自然和諧能讓師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能讓教師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能讓學生在不經意中迸發智慧的靈光、收獲成長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欒謹崇.創新教育與教學模式創新[J].黑龍江教育,2004(10).
[2]金召霞.淺談數學實驗對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性[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4).
[3]李斌.數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設計及其應用[J].遼寧教育,2007(4).
[4]陳承偉.謝存德.開展數學實驗培養探索精神[J].江西教育,2007(8).
[5]陳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探[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9(5).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