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光
摘 要:“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學生對教師產生深厚的情感,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正確引導學生,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自由、融洽的學習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主要從小學數學教學特點出發,以學為本,簡單地介紹了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教學反思;合作交流;創新思維
小學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學科,對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變得越來越自由、越來越靈活,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這是數學教學改革中最突出的變化。但是,受到諸多原因的影響,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來談一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教學質量的一些感悟。
一、不斷深鉆教材,數學無處不在
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數學這一特性,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入課堂教學中,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盡量為學生創造和諧、自由、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融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熟悉的生活案例激發其學習興趣,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講授“數數”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介紹家里有多少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達到教學目的。這樣的活動多進行幾次,學生對數學就有了理解,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為學生學習數學奠定了基礎。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自由的交流平臺,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的所學知識,教師可以充分抓住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合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通過自主探討和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地表達、爭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水平。
三、合理布置和安排作業
檢測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方法就是作業評閱,它是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那么,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合理布置和安排學生的作業:一方面是題量適當、恰到好處。有的時候量多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太多了,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然后就以完成任務為目標,甚至亂做一通,對學生來講根本無益于學習,與此同時,與老師想要達到的效果更是相隔甚遠;另一方面是作業的布置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進行分層布置。要是成績差的學生也是做成績好的學生的題目,那他們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反之,成績好的學生做一些簡單的題就會感到乏味無趣,所以在布置作業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情況以及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分層布置,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師作業布置的有效性。
四、加強輔導偏差生,激發興趣,建立信心
每個班級都有成績差的學生,教師必須加強對偏差生的輔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教學。成功能使人樹立信心,使人開心,具有激勵效果。讓學困生通過體驗成功的喜悅來轉變厭學情緒,可以讓其樹立自信心,對學習產生興趣。偏差生一般基礎較為薄弱,教師可以降低起點要求,在課堂上對他們常提問,但要注意問一些他們能回答上來的簡單問題;平時要先批閱他們的作業,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學習上的進步之處要及時鼓勵,以激發他們的進取之心。在平時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真誠的關心和幫助,樹立他們相信自己能行的信心。對有所進步的學生,教師要作為伯樂,發掘他們的長處并委以重任,讓他們對自己樹立信心。
五、善于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一門特殊的藝術,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方法,每一個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有所不同,沒有十全十美的課堂,因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學習接受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教師對所上的每一堂課都要進行仔細深入的剖析、反思,課前進行預設,課后進行反思和總結。例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等方面找到有規律的思路,在不斷地通過實踐和反思來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許昌珍.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J].赤子,2014(24):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