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泉
摘 要:新課程改革開啟了基礎教育教學的新模式,為課堂教學的整體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新課改各項理念的指引下,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模式必當有所突破,必當重新審視教學的定位與起點,以卓效的策略構建高效、高質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物理教材;教學情境;信息技術;合作探究;評價
初中物理是學生進入初中接觸的一門全新的基礎學科,是對物質知識及生活現象的內在解讀,是引導學生探索和研究物理現象的啟蒙課程。在新課改政策的全面推行下,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改革應當受到高度重視,只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才能適應新課改的改革要求,才能滿足學生綜合發展的內在需求,才能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課程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
一、仔細研讀物理教材,明確教學方向
在新課改與新教材的雙重背景下,初中物理的教學要明確基本的教學方向、劃清基本的教學路線、擬定基本的教授范圍。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內容,明確物理教材的科學性與通俗性,明確教材大綱的基本教學要求,教師要立足于新課改的具體理念,對新教材進行通透的研讀與揣摩,深入理解教材編者的實際意圖;教師要理順教材中物理知識的因果關系和邏輯順序,要按照新的課程理念制訂符合學生實際發展的教學預案,要合理布局教材知識,要把握教學起點,突出教學重點、疑點、難點,以此達成物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
二、創設物理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活力
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學情境的內在支撐、離不開教學情境的情感渲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創設與其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教學情境,不但可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內在活力,還能吸引學生眼球及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圍繞物理問題與生活實際創設形象化、生活化、問題化、直觀化、科學化的教學情境,以情境活動刺激學生的腦部神經,以情境活動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科學性、生活性與實踐性。例如,在初中物理《樂音與噪音》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樣的聲音算是噪音嗎?這些噪音是否會讓你感覺到不舒服?由此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想象,由此引入物理知識,深化物理概念。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是新課改強調的重要輔助工具,是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素材的最優方式。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相互整合,不但可以化抽象的知識為熟悉、具體,還可以化復雜為簡單明了;不僅可以化死板為生動,還可以化難點為清晰易懂。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圖、文、聲、畫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集中特性向學生展現物理知識內容,讓學生通過圖片形式獲取物理內各元素的真實形態,讓學生通過聲音形式獲取物理反應的實際動向,讓學生通過視頻形式獲取物理實驗的標準操作過程。例如,在初中物理《大氣壓強》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讓學生在聲像并茂的情境中深入理解大氣壓強的基本概念,讓學生在生動、清晰的情境中突破學習難點,從而達成課堂教學的高效、高質。
四、搭建合作探究平臺,培養自主意識
合作探究是探索和研究知識的一種高效率組織形式,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建構的有效教學模式。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根據初中物理的學科特點和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差異特點,盡可能地為學生搭建合作探究的平臺,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讓學生的智力潛能得以發揮,讓學生在自由合作、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理解物理知識,掌握物理操作技能,培養科學文化素養。例如,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實驗、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研究新習題的開發、物理操作情景等形式為學生創設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自覺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主體特性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
五、優化教學評價標準,實現整體測評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中教學價值和學習價值的一種判斷,是對教學活動中各項行為的診斷、激勵與調節。新課改環境下,初中物理的教學評價必須沖破傳統評價標準形式的禁錮,必須全面了解教學的各方面實際情況,以科學的、多元的評價方式判斷教學活動的真實質量和水平。只有以最符合適宜、最貼切實際的教學評價標準與方式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發展,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的優化。在初中物理的教學評價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物理成績,還要充分關注學生的發展動向,關注學生主體在發現和發展方面的雙向潛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真正挖掘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弊端與缺陷,并以相對的科學策略給予轉換與革新。
總之,在新課改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以物理教材為基礎,以教學情境為支點,以信息技術為輔助,以合作探究為條件,以優化評價為根本,實現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新高度、新前景。
參考文獻:
[1]金冠峰.提問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楊麗.利用導學是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關鍵[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姜青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一點體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