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寶珍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
?
高等職業教育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策略研究*
——以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為個案研究
懷寶珍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以學校本位教育與工作本位培訓的緊密結合為典型特征的新型學徒制度,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關鍵能力”是一個人生活、教育、工作的能力的總稱,是一種從事任何職業必不可少的跨職業的基本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現代學徒制”和“關鍵能力”的內涵,結合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的創新成果,探討了高等職業教育試行 “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關鍵能力 策略研究
1.“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是以學校本位教育與工作本位培訓的緊密結合為典型特征的新型學徒制度,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它的誕生以德國雙元制為重要標志。[1]
2.“關鍵能力”
德國的社會學家梅騰斯首先提出了“關鍵能力”的理念,在梅騰斯看來,關鍵能力是指具體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以外的能力,是一種從事任何職業都必不可少的跨職業的基本能力,“關鍵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英國學者認為,關鍵技能是一個人的起點,包括交流的能力、數字運用的能力、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提高自我學習和增進績效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六大核心技能。美國學者提出了一個人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的五種能力和三種素質。五種能力:合理利用和支配各類資源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獲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解系統復雜關系的能力;運用各種技術的能力。三種基本素質為:基礎知識和技能;思維技能;人格發展。在澳大利亞,關鍵能力被稱為“為工作、為教育、為生活的關鍵能力”。包括七種能力:收集、分析、整理思想與信息的能力;交流思想和分享信息的能力;籌劃和組織活動的能力;與他人或團隊合作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用數學概念和方法的能力;運用技術手段的能力。[2]
在我國,現代學徒制的提出是在2011年, 由江西省新余市進行了試點。教育部2014年8月發布《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指出,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是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基礎。各地要積極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擴大試點院校的招生自主權,與合作企業共同研制招生與招工方案,擴大招生范圍,改革考核方式、內容和錄取辦法。《意見》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膽探索實踐,著力構建 “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該文件的發布,標志著我國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進入了實質推進階段。2015年教育部公布了165家單位作為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和行業試點牽頭單位。其中試 點地區共17個,試點企業8家,試點高職院校100所,行業試點牽頭單位13家,另有27所中職學校參與了現代學徒制的試點。2016年4月,現代學徒制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日前在杭州召開,由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等全國19所高職院校發起的。該中心將搭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平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今世界,高等職業教育應該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現代學徒制”大膽引入旅游人才的培養,為社會輸送具有“關鍵能力”的高素質旅游人才。具體建議如下;[3]
1.招生即招工——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基礎
2012年49歲的“老劉”被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烹飪系錄取,圓了他的大學夢,也帶給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工作更多的思考:招生即招工的高考招生錄取模式已刻不容緩。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是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基礎。在以往招生經驗的基礎上,今后要積極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針對旅游行業的特點,積極探索綜合評價招生辦法、完善面向中職畢業生的技能考試招生辦法,逐步完善單獨招生、春季和夏季高考相結合的多樣化的招生制度,優先錄取那些熱愛旅游行業,愿意為旅游事業奮斗的有志青年。此外學院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加強對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工作的統籌協調,以及高職和對口本科的銜接培養。從2014年起,學院與濟南大學合作開展“3+2”高職本科教育對口貫通培養試點。除此之外,學院將逐步實施技能拔尖人才免試招生辦法等,這樣通過擴大學院的招生自主權,推動學院根據合作企業需求,與合作企業共同研制招生與招工方案,擴大招生范圍,改革考核方式、內容和錄取辦法,并將試點院校的相關招生計劃納入學校年度招生計劃進行統一管理。[4]
2.校企合作——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平臺
校企合為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搭建了平臺。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始終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先進理念。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學院堅持“與市場接軌、與國際一流水準接軌”的辦學方向,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和國際化辦學。當前學院已與洲際、凱賓斯基、喜達屋、香格里拉等國際著名飯店管理品牌,廣州白天鵝賓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等一大批五星級飯店,以及深圳世界之窗、上海華僑城歡樂谷等知名旅游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習就業合作關系;學院每年有超過15%的學生赴日本、阿聯酋、美國、英國、新加坡、澳門、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旅游企業實習研修和就業。此外,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還積極開展校地合作,共謀發展。2014年11月3日,在山東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景區設立莒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莒南南天馬島景區、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天佛景區等地設立教學實踐基地。通過合作,莒南縣可得到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促進其旅游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兩大基地的設立也有利于學生增長見識,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為教師提供一線教學實踐場所,從而推動產學研相結合,提升教學質量。
3.工學結合——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模式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核心內容。山東旅游職業學院自辦學以來,一直在不斷探索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更需要深層次的工學結合,這需要學院、企業和學生以及家長共同努力。對于學院來說,要加強與企業的交流,選擇適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專業,與合作企業根據“關鍵能力”人才成長規律和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共同研制“關鍵能力”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和教材、設計實施教學、組織考核評價、開展教學研究等。針對“關鍵能力”培養,校企應簽訂合作協議,職業院校承擔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企業通過師傅帶徒弟形式,依據培養方案進行崗位技能訓練,真正實現工學結合。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積極創新“實習就業一體化”模式,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簽訂“頂崗實習”、“帶薪實習”、“訂單式培養”等協議,致力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實現了學生實習即就業。學院致力于在國際化高端平臺上培養學生,為大三學生“量身打造”了最佳的實習工作單位,每年有超過15%的學生赴海外實習就業。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生通過師傅手把手的傳授,許多在書本上看到的理論在師傅的帶領下逐一進行了實踐,知識掌握更牢固。[5]
4.多元評價——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評價方式
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多元評價方式。多元評價包括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樣化、評價標準差異化和評價方式靈活化。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大膽改革外語教學,以英語聽說課為試點課程,積極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效果評價方式。改變了以往一考定成績的考核評價方式,將課堂表現,學習習慣和各種表現等各種因素融入其中。在學院領導的積極倡導下,學院老師積極探索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評價方式,學院外語系幾位老師共同完成論文《山東旅游職業學院英語聽說課多元評價研究》,以上幾位老師申報的課題“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多元化評價體系研究”已被學院評為院級重點課題。今后,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還應大膽創新考核評價制度,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師傅評價、企業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積極構建第三方評價機制,由行業、企業和中介機構對學徒輪訓崗位群進行技能達標考核。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團隊意識、接受新事物能力、抗挫能力等方面列入學生的評價內容,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現代學徒制”自2011年引入中國,對職業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推動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本文從現代學徒制的基礎、平臺、模式和多元評價方式等方面探討現代學徒制的發展。然而,現代學徒制相關法律規定的缺乏;學徒真正的雙重身份;職業培訓和職業學歷教育銜接;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核心利益和學徒的個人利益平衡等問題都阻礙著“現代學徒制”發展,現代學徒制的研究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樊艷君.關于職業教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思考[J] 理論與應用研究, 2011(8)
[2]吉丹俊.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職業教育關鍵能力體系構建研究[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3
[3]王婀娜,吳全全.德國職業“關鍵能力”的內涵及培養途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09
[4]童曉燕.職業教育中關鍵能力的培養研究[C],2010.09
[5]舒慧.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構成的研究[C]2015.06
作者簡介:
懷寶珍(1968-) 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工作單位:山東旅游職業學院
*本文為2016年教育部職業院校教育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學生關鍵能力培養”課題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夢戰略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關鍵能力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為: JYJZW2016010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