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翠娥
摘 要: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很強的課程,它的實施過程是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習過程,它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學習態度,構建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綜合實踐學習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指導學生實踐方法和研究方法至關重要。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 生活經驗 民主平等 興趣愛好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很強的課程,它的實施過程是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習過程,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學生才是綜合實踐的主體。由于小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社會閱歷有一定局限,在學習過程中處于盲目的、無知的、無序的自發狀態,因此教師教給學生科學的實踐方法會給他們的生活、學習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更是離不開實踐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導。當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實踐方法,活動起來就會如魚得水,活動就可以順利開展。我認為學生實踐方法的指導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
這學期在新接的班級里,男生人數較多,剛開學的時候經常聽到“打架事件”的報告,這讓我很是頭疼。天下沒有不犯錯誤的孩子,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在學生犯錯誤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思問題出現的根源,然后將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作為學生研究的課題。在一次綜合實踐課上,我發現引導學生提問題時,學生提的問題要不是過大,無法開展,要不是就過于多、雜、亂,不適合研究,如果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就可以讓他們圍繞具體的生活主題,提出重點問題,這不僅突出綜合實踐性,而且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于是我就以開學初的“打架事件報告”為內容引導學生提問題。上課鈴響后,我話音一落,一些同學紛紛開始告狀:小鵬做操的時候故意踢我一腳;下課的時候把我的書本踩下去……小鵬不服氣指著一個告狀的同學:“我上次看見你還去打低年級的學生,老師沒有看到而已……”教室里像是炸開了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你揭我的短,我告你的狀。我不動聲色地等學生說完:“同學們說得很好,可誰能從剛才告狀事件中發現問題?”片刻安靜后,有的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只顧玩,不顧安全;有的同學不注意團結;有的同學只顧玩不愛護公物……這時我故作高深地說:“如果讓剛才同學們說的事情不再發生,我們該選什么主題呢?”最后由學生總結提出主題:我們要怎樣安全文明地玩?課堂來源于生活,學生的問題就是學習的開端,就是綜合實踐課教材的內容。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提出有價值的主題,就能夠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從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出發
學生在研究活動中經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惑,在這時候教師的指導不能把自己擺到專家、教師位置上,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而是要采用引導、研究等方式,與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在指導時,教師與學生平等研究、調查、采訪不但可以激發和保護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和精神,而且可以讓學生敢于探究,敢于創新。比如在一次“家鄉衛生”的調查活動中,我組織活動小組到市場進行調查,在這調查活動中,有些同學遇到困難:如市場人員不理會他們,有些商店老板還趕他們走等,這些同學就無精打采地回來。我看到他們這樣子,并沒有責怪他們,而是提示他們:“有些同學調查成功,他們是怎樣調查的呢?”這時有些同學就恍然大悟,興致勃勃地向成功的同學請教。原來調查也有技巧:要找合適的時間,要尊重別人,要有禮貌,等等。最后他們也成功地調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教師在指導時放下自己的架子,與學生民主平等一起解決問題,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學生,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安全感,讓學生愿意積極地投入活動,讓他們能夠愉悅自主和創造性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潛在能力,使學生有下一步活動的信心和能力,使研究活動順利開展。
三、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要以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為前提。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需要、興趣、直接體驗來設計、實施相關活動,它強調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自由度,讓學生主動實踐和親身體驗,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積極學習的心理需要。在方法指導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如教學案例《我愛我班級》一主題。活動要求通過學生自己觀察、訪問、思考等各種實踐手段,了解自己的班級。其中有以下一些活動:制作手抄報《我的班級》,收集熱愛班集體的文章并寫讀后感,為班集體做件事,我想對同學說的心里話。這些活動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為活動課題越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學生的興趣、貼近社會現實,學生越能夠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活動中教師還要調動學生主體積極性,利用多變、新穎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觀察,在熱烈的氣氛中相互交流。
方法指導,就是為了服務學生,服務活動。學生對方法的掌握、運用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得到深化和提升。教師應切實關注學生對活動方法的強烈需求,從學生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出發,從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出發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方法指導,以真切地保障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郭元祥,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1.
[2]周又紅,李崗,編著.青少年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競賽指導[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7.
[3]鐘秀萍,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