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旭川
摘 要:新課程已經走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若能遵循新課程要求,就能使小學數學課堂煥發新的生命力。只要學生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提高課堂效率,必然對學習成績提高有幫助,也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利用“雙主共學”的理念來指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轉變相應的教學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構建和諧有效的課堂。對如何在“雙主共學”理念下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聯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情況進行討論與分析。
關鍵詞:“雙主共學”;小學數學;課堂導入
世界呈現整體化趨勢發展,我國各方面的發展都與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教育方面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西方教育思想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教學改革,由于受我國國情的影響,無法做到像國外那樣,但我們也應在相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學校學習的重點課程一直包括數學的學習,學習數學能給學生帶來諸多好處,比如對邏輯思維的養成。小學是為學生日后學習打基礎的關鍵階段,從多方面分析,小學也可以分為低年級和高年級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學習重點也不盡相同,前者是為后者打基礎,重點是對一些基礎概念的認識和計算能力的培養,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更加復雜化的習題訓練。目前小學高年級段數學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較少,課堂氣氛不活躍;(2)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發生較大的變化,教師如果不聯系學生心理變化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取得的教學效果勢必會適得其反;(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有效安排好課堂時間,不僅無法在規定時間內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而且也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從上述問題中可以看出,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雙主共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打造“雙主共學”課堂。在課堂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重,教師既教得快樂,學生也學得快樂,在課堂中達到雙贏的局面。因此,為了進行在“雙主共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如下策略。
一、做好新課導入
如果在小學數學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就能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中,對于課堂效果而言是事半功倍的。因此教師就要做好新課導入工作,讓教師進行新課導入,一定不能太死板,要盡量做到符合學生興趣而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正所謂成功的結果需要良好的開端,新課導入中,教師可利用聲音、動作或者多媒體課件等途徑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之后的教學活動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可以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諸多好處,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是局限的,單靠書本上的信息所想出的畫面是單調的,但教師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的畫面能使學生清晰地了解課文知識。比如,在教學有關小數的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放出菜市場的照片,老師通過買菜付錢這樣一個生活中的場景,在課件中呈現菜市場的蔬菜價格,之后提出類似“買每千克茄子2.6元,買17千克多少錢”這樣的問題,學生根據情景圖片便可輕松列出算式。
二、協調好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
基于“雙主共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要求協調好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發揮自身專業知識進行引導,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語言描述或者在黑板上寫下的關鍵詞來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梳理。當然還要在兩者之間共同協調發揮才能做好,在發揮教師“導”的作用后,學生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我總結歸納工作,將知識點有效吸收。在這其中教師要做好兩點,一是指導工作,二是對于學生知識進行適當評價。總之,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作為一個引導者,學生只有通過自己自行總結才能真正掌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有關的小數乘法問題,教師在黑板上書寫一些小數乘法算式,要求學生觀察這些算式中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并從中找尋規律之后引導學生歸納出:小數乘整數的計算可以先按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再看因數中的小數位數來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三、小組合作模式
“雙主共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倡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改變相應的課堂模式來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比較,小組合作學習方面是有差別的,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更需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首先,教師應根據座位安排組成4人或者5人小組,其次教師從教學目標出發,以書本教材為中心,把握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的問題布置。教師先提出買西紅柿的問題,“每千克1.7元的西紅柿,買6千克要多少元”學生獨立思考后,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在觀看小組討論時會看到多種方法,像有的學生會運用加法,有的學生把1.7元轉化成用“角”做單位是17角,17×6等于102角,最后再把102角轉化成用“元”做單位的數是10.2元。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1.7這個小數轉化成整數,然后再計算,從而引出相關概念。
本文從課堂導入、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以及課堂模式這三個方面闡述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雙主共學”的理念之下,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有利于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倪勤.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情感障礙[J].基礎英語教育,2006(10).
[2]朱舒陵.保持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J].小學時代:教師,2009(09).
[3]趙紅梅.對課堂中學生不舉手原因的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