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花
摘 要: 本文就如何調動文科班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備戰高考作了闡述。
關鍵詞: 文科生 數學成績 提高方法
數學,對于文科學生來說,幾乎成為決定他們高考能否成功的最直接因素。高二銜接高一和高三,是學習能力提高的關鍵一年,是成績分化的分水嶺。作為高二文科班班主任及數學教師,我深深感到責任重大。在文科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不斷摸索如何激發文科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高二為高三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
一、班級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我所帶的文科班共有36名學生,10名男生,26名女生。其中大部分學生是因為數學差選擇了文科,選文科后學好數學存在的問題更突出。
我所帶的文科班共有36名學生,10名男生,26名女生。其中大部分學生是因為數學差選擇了文科,選文科后學好數學存在的問題更突出。
1.自我感覺良好,競爭意識不強,沒有緊迫感。近年來,我們朝鮮族人口一直呈負增長,朝鮮族學校的學生生源不斷減少,反而進入漢校的學生逐年上升,導致2004年圖們市三個高中合并時的一個年級9個班級每個班級50、60名學生縮到現在一個年級就2個班級——一個文科班,一個理科班。因為只有一個文科班,天天看到的就是眼前的競爭者,而看不到或不知道站在同一賽道上的競爭者,所以在班級排名在前就以為很了不起。可是拿2015年吉林省參加高考人數數據說話,他們都嚇一跳:2015年吉林省參加高考人數137681人,其中文科生36147人,36:36000=1:1000。因此真能按這個比率把班級每一個競爭者看成是1000個競爭者的時候,他們就感覺到緊迫感了。
2.很多學生把數學當成理科,不夠重視。我們班很多學生的想法是:因為我數學差,所以選擇了文科;因為是文科,只要學好文科就可以了,而數學不是文科,而是理科……可是學生就是不知道文科生在高考拉分就拉在數學上,數學不及格,很難考入一本這個事實。
3.不認真審題,計算馬虎。數學一個選擇題或一個填空題就是5分,如果不好好審題、計算還馬虎,那么每做錯一個5分就沒有了?你得用語文或英語的幾個題才能彌補起來?
我對文科生最起碼的要求是自己會的要做到不丟分。自己實在不會的就沒有辦法,可是連自己會做的也因為不好好看題,計算馬虎導致丟分,那么就沒有地方可以得分了。據我查資料:2015年,吉林省二本線是433分(含民族分)。正好打了433分投檔的考生全省有153人,而就差那么1分,沒能夠投檔的考生數是134人。可見1分對高考的意義有多大。就這學期期中考試而言,所謂的在班級里數學成績較好的同學都出現了不認真審題、計算馬虎的問題。
4.解題量少,方法上的誤區及心理上的恐懼,導致平時會,考試就發蒙、不會做。我班的李智惠學生是中考中我們班女1號,平時學習非常認真,上課也非常認真聽。目前為止的科目沒有“瘸腿”的。每科都要顧上,所以平時解題量有限,很少一題多解,所以方法上也沒有優勢,導致一到考數學的時候心里就恐懼,得吃靜心丸才能順利完成考試。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1.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我班將近20名學生上課沒有做筆記的習慣,認為數學課主要靠聽,聽懂思路就行了,往往不去跟著老師的講解記下教學重點和解題中的關鍵步驟,而有的學生則從老師開始上課就埋頭做筆記,抓不到重點,忙于“全記錄”,完全沒有理解老師所講授的知識。
(2)我班大部分學生沒有動手演算的習慣,重思路,請計算,“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平時作業不愿意親手去做,抄作業現象嚴重,久而久之,造成運算速度慢,運算準確性差,每次考試時間結束,還有大量的題沒有做,做了的題也因為計算錯誤而徒勞。
(3)依賴心理重,學習缺乏主動性,既沒有長遠目標,又沒有短期學習計劃,更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對各種典型例題,就是按照老師的解題“模板”機械套用,因此,遇到新穎的題目就束手無策,學習效果差。
2.信心不足,興趣低迷。分完文理后,高二數學的較大難度和高考的壓力,讓成績有待提高的學生喪失信心,感到自卑,不敢大膽嘗試一題多解。
3.思考問題不善于多方面、多角度地考慮,思維惰性明顯。
4.對概念、公式、法則和定理的理解片面形式化,并由此導致應用上的絕對化。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當務之急是:如何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克服并解決存在問題,在高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高三好好打好基礎,為高考做好充分準備。
三、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
1.向學生灌輸想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轉變學生思想,提高學習效率。把“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把“想學”轉變成“會學”。多給學生橫向、縱向地比較數據,讓他們從中體會到高二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文科數學對高考成績的重要影響。我作為他們的引導者,要因材施教,靈活多變,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有意識地給教學注入一些興奮劑,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光想學也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只有在科學學習方法的前提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達到預期目標。即要把“想學”轉變成“會學”,通過最有效的方法達到最好的效果。
2.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訂計劃、課前自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學習等方面。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符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這樣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扎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為了一年半之后的高考,要打“有備之仗”,要把每一天的學習學得更扎實、牢固。
3.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起步要“淺、慢、少”。高考的內容都是以課本為“源”。因此在平時授課中,以課本例題為起點,以課本練(習)題為起點,以中(低)檔題的練習為起點。以學生為主體,密切留意學生,根據學生的表情與眼神及時把握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先讓學生品嘗一點”甜頭“,感受成功的愉悅后因勢利導,由淺入深。一次不經意的贊許,一次考試成績的提高,都可以讓文科生多一點自信,少一點自卑,慢慢的,他們的自信心就建立起來了。在講新課的時候,注意創設情境,充分利用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這學期講橢圓和雙曲線的時候,我事先給學生發學案,讓學生看教科書預習。課堂上,我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教具、繩和拉鎖,請學生配合畫出了橢圓及雙曲線,其效果不言而喻。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解析幾何的興趣,而且對其幾何意義的理解與應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4.因材施教,精講精練,典型例題反復練。
近年來,延邊絕大部分朝鮮族出國進行勞務,因此沒有幾個孩子是跟父母都在一起的。就我班而言,36名學生中只有5個學生是跟父母都住在一起,其中一個是漢族。剩下的學生都是跟父母一方過或者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過,或者住親戚家或全托。因此,學生的自覺性很差,還特別懶。即使是典型例題,他們也不會自覺地進行鞏固練習。因此,教師要把典型例題多重復幾次,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通過課堂提問和對課后作業的檢查,及時了解學生的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把本班學生分幾個層次,并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例如:(1)對于數學基礎較好,思維能力也比較好的學生,我就要求他們除了完成課本習題外,盡量多看一些有關解題和數學競賽的數學課外書,鼓勵他們題數學問題,多鼓勵他們自學和進行一題多解。(2)對于數學基礎一般,思維能力一般或較好的學生,我就要求他們提高數學基礎知識水平和數學運算技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能向尖子生轉化。(3)對于數學基礎中下,思維能力一般,或思維能力較好但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我就要求他們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部分向中上層轉化。(4)對于數學基礎差,思維能力一般或中下的學生,我盡量提高他們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部分向中等生轉化。(5)要強調學生對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每新學一個定理,先嘗試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題,看是否能正確運用新定理,若不行,則對照答案加深對定理的理解。
提高文科生的數學成績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耐心,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配合。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用心培養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一定會使學生的數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晁麗萍.少年智力開發報.2011年第8期供稿.
[2]陳明聰.淺談中職服裝專業課的教學設計.
[3]劉小丹.淺談高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教育.教學研究,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