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飛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和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對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雙主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著重探究優化雙主模式,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 雙主模式 高中數學 高效課堂
所謂“雙主”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堅持老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一個合適的任務,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其中老師選擇合適的時機給予指導,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課堂提問,豐富互動交流內涵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首先認識到課堂提問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通過進行科學合理的提問,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模式,從而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及探究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當發現有同學開小差時,老師便可以采取突然襲擊提問的方式,讓開小差的同學回答:“回顧初中數學知識,對函數是如何定義的?”這時,開小差的同學由于注意力無法集中,肯定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感到很茫然。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便可以提問:x■=2是函數嗎?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函數的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再趁勢引導學生討論x與y的關系,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二、充分發揮“故事化”教學的作用,為互動交流奠定基礎
充分利用“故事化”進行教學,能夠有效順應學生的思想情感,是一種平實有效的教學方式。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故事化”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2]。尤其是數學這一門基礎性較強的文化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關系,其數學模型實際上就是從人們日常社會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模型。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以學生生活周圍的素材作為教學材料,采用故事化的形式進行課堂導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產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例如:在“角度制和弧度制”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針對這個內容設置較新奇的數學問題:“為什么人們將圓周角定為360°,而不是通常情況下設置的100或者1000呢?”同時,將圓周角定為360°有什么優勢呢?當學生對這些問題產生疑惑時,老師便可以順勢引入一個數學故事解釋這個問題,說明曾經有人試圖將圓周角定為其他角度。像法國曾經則將直角分成100°,而將圓周角設定為400°。但是,通過長時間實踐發現,這種方法難以行通,其主要原因是400比360的約數較少。360有24個約數,而400則有15個約數。這個數學故事在較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互動
所謂課堂教學活動就是老師對學生傳授知識和進行思想溝通交流的活動。在新課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主導、引領作用為主,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能夠根據當前的生活經驗,構建起自己的具有特色的知識體系,有效打造高效課堂。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生搬硬套的教學方式,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充分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此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演繹一出老師作為導演、學生作為演員的生動局面,有效打破數學課堂生硬沉悶的局面,便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其中,在學習“等差數列n項和”時,老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先將1到100所有的數字進行相加得出整和,再讓學生計算1—100之間所有偶數相加之和,最后進行1—100之間所有奇數相加之和,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求和過程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將第一個數與倒數第一個數進行相加,第二個數和倒數第二個數相加,第三個數和倒數第三個數學相加……讓學生能夠發現兩個數相加得出相同數值的特點,從而引出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表達方式。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結語
教學過程就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雙向過程,能夠讓老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這種雙主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也順應整個教學改革的洪流,其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沉悶乏味的課堂氛圍,而且有效提高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顯倫.淺談課堂中如何通過數學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1):29.
[2]張雪麗.讓高中生在故事中學好數學[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4(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