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亮
摘 要: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推動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化,而這也對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理念產生了影響,初中化學教師教學理念、目標及策略的轉變,更是當前教育界亟待解決的關鍵課題之一,初中化學教師只有熟練應用新課程理念,才能真正發揮化學教學的作用。本文將通過對初中化學教學問題的分析,并結合其教學現狀,深入闡述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新課程理念;現存問題;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134-01
初中化學是學生化學學習的初始階段,在該階段的化學教學,可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為其將來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而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對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手和思考歸納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可見其明顯區別于傳統教學理念。因此,深入研究初中化學教學,并合理融入新課程理念,以此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將顯得尤為迫切。
一、初中化學教學現存問題
1、學生學習興趣較低
化學學科本身就較為嚴謹,且知識量較大,其中部分化學公式必須通過死記硬背才能掌握,再加上相關知識點的理解也具有難度,而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這種“理+實”的學科本就具有一定難度,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生很難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也難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2、化學實驗設備不齊
化學學科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結合十分緊密,故而,化學實驗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即實驗課和理論課互為依存關系,教學中必須適當穿插相關實驗,才能促進學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點。但據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初中化學教學實驗室中普遍存在實驗器材、器械不齊,實驗原材料不充足的現象,甚至還有的實驗室中存在大量破損、過期的實驗器材器械和原材料,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高效開展,導致實驗課教學質量低下。化學實驗是構成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只有盡快完善化學實驗設施,方可改善初中化學教學現狀。
二、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
1、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師生角色
新課程理念指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任何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這個中心來開展,并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鼓勵讓學生各抒己見,確保每位學生均能獲得相應的發展空間。基于此,化學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模式,積極轉變課堂中師生的角色,使自身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以及引導者。比如,在“鐵生銹”的對比實驗中,先讓學生通過實驗,總結出Fe與O2和H2O的相互作用,為其生銹的條件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疑問,譬如“為什么鋁不易生銹?”然后,引導學生做實驗分析鐵生銹的原因,是由于Fe與O2和H2O作用雖生成了疏松多孔的鐵銹,但卻無法阻斷Fe與O2、H2O發生反應;這時,再引導學生分析為何鋁不易生銹的原因,最后得出Al與O2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斷了兩者繼續反應,故鋁不易生銹。課堂教學是一種極富藝術的表演,而教師在其中扮演著導演和演員的雙重角色,更要善于利用自身魅力感召學生,為學生創造自由探究、充分表達的條件,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創新精神和主動性。
2、注意課堂藝術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眾所周知,初中化學教學被喻為對學生化學學習的啟蒙教育,當學生初步接觸到化學時,由于學科較為新穎,學生通常較為感興趣,特別是對化學實驗表現出興致盎然,因此教師要確診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初中生喜歡探究新鮮事物的特點,激發其化學學習興趣,以促進化學教學的順利進行。尤其是初次進行化學課時,教師可通過實驗的形式,將化學世界的奧秘展示給學生。比如,授課之初,先讓學生觀察清水如何變成牛奶,即將MgCl2的無色液體加入NaOH的無色溶液中。或在黑板上掛一張已晾干的淀粉溶液所寫“化學”濾紙,再用碘液噴射濾紙,“化學”二字即會變藍等。諸如這些小型實驗,對初學化學的初中生而言,都具有難以想象的吸引力,不僅能激發其強烈的學習動機,也利于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當然,要確保這種興趣的持久性,化學教師還應在教學中不斷加以鞏固,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適時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及知識,以便學生對化學學習激情不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3、合理開展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由于化學學科的特殊性,并非全部教材內容都適合自主學習方式,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分析,深入挖掘教材的自主學習素材,為學生創造展示自身形象的機會,通過教師合理指導以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實現對其積極自信情感的培養,進而養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化學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作的方式激發思維的火花與靈感。
例如,利用KMnO4制作O2的實驗,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4人,要求各小組開展討論,并嘗試性組裝氧氣制取裝置,教師在實驗室內巡視,指導各小組裝置組裝中的注意事項,但注意教師不直接參與小組討論。其次,指導學生利用裝置制取O2,并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驗現象進行仔細觀察和記錄,然后,再通過不同的兩種方法利用氧氣制取裝置收集兩瓶O2。最后,各組選取一名代表將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向全班匯報,由全體學生共同分析原因所在,進而研究改革實驗的具體措施,之后,再由教師對整個實驗做出總結,以便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總之,成功的教育將以師生合作為起點,生生合作則是實現教育的重要教育資源,需要教師合理科學地進行開發。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新課程理念的不斷發展,促進著傳統教學理念本質上的轉變。而基于新課程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學,要打造高效化學課堂,對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進行有效培養,就要求教師必須通過不斷的教學總結和研究,探討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實現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一峰.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6):177-177.
[2] 戴 俊.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9):89-89.
[3] 石月華.初中化學運用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5,(1):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