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才
【摘要】情境教學是授課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認知情況及其生活經歷,所創建出來的一種學習氛圍,此種氛圍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能夠有效的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來更好的挖掘出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本文簡要介紹了創設情境對于高中數學教學效果促進的意義,并給出了情境創建的相應原則和對策,從而來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 創設情境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60-01
一、引言
高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需要高中生認真仔細學習,從而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高中數學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往往是邏輯性強、有著很強的抽象性,如果單純的依靠教學課本來進行教學,很難理解其中的內涵,從而造成了學生不能夠充分掌握所學數學知識。采用情境教學,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和視野,促使學生更好的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創設情境對高中數學教學效果促進的意義
高中數學的實用性很強,要想很好的應用課本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就需要做到學以致用。但是高中數學對于高中生的邏輯思維有著很高的要求,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必然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真正的領悟到數學內涵。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實現數學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創設情境進行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提供了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還能夠在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情境創建的原則
1.要在創設情境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性。通過那些生活化和真實化的情境,能夠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現實環境中,通過結合對創設情境的熟悉程度,來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在一個熟悉的情境環境中,針對某些數學現象,能夠積極的采用原有的知識儲備進行探索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順利的導入所學的新知識。
2.情境更加直觀形象。高中數學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和思維性,表面往往看似枯燥乏味,實則數學時刻體現出嚴謹和冷峻之美。通過創設情境進行教學,能夠直觀形象的表達出數學抽象知識,并以此引導學生來對知識進行充分的挖掘、體驗、感悟和欣賞,積極主動的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智慧和知識實現理論和情境之間的溝通交流。如數學中的函數旋轉和平移,彰顯了運動之美,圓和橢圓顯示出了曲線之美等。通過直觀形象的情境,能夠很好的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元素,極大的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產生愉悅之情,以一種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
3.在情境中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學生能力的不斷培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從而來持續不斷的激發學生的潛力。在情境教學中,要能夠很自然的將學生引入到情境之中,使學生能夠進行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在體驗的過程中,要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的無窮魅力,進而來促進學生學習更加積極主動。
四、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靈活情境教學的實施對策
目前有很多學校都開始嘗試著運用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理解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主動思考,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結合創設情境的原則,教師應該采取以下方式推動新型教學模式的拓展,以活躍課堂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貼近現實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采用生活化的情境,將學生放置在一個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讓學生通過感性的認識導入到理性思考之中。如在學習函數單調性內容時,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創建不同的函數圖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同時與成語相互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紛紛采用自己熟悉的知識對函數圖像進行描述。上升趨勢有節節高升、蒸蒸日上等,下降趨勢有直線下降和每況愈下等,而三角函數圖像可以使用此起彼伏等。通過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授課教師可以順勢引出教學內容,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
2.積極主動的采用相應的教具,彰顯數學之美。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授課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采用教具模型情境,要將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恐懼和思考難度。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具的制作,體驗整個制作過程,理解數學知識的成因,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體驗數學教具的形成過程,充分領悟數學的對稱之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創建問題,建立數學的開放探究。通過問題能夠直接的點燃高中生的思維,調動他們已有的知識來嘗試著解決問題,而在對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就會融入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創建問題情境,采用開放式的問題探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如在學習不等關系和不等式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來創建相應的問題情境,如某雜志定價為2.5元,其銷售量是八萬本,經過對市場的仔細調查和分析,得出售價每提高0.1元,銷量就會減少2000本,如果將雜志定價為X元,如何確保銷售收入不低于二十萬元。問題會瞬間點燃學生的思維,在進行充分思考和討論后,從而建立了銷售總收入,實現了核心問題的解決。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降低了學生思考的難度,增強了彼此思維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結束語
總之,高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要想很好的促進學習效果,就需要授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和素養,進行情境創設,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要通過探索新方法來提高學生知識、技能,促進高中生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趙婧,文香丹.創設情境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5,(01).
[2]蓋云飛.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