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能增強課堂趣味性、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促進微課作用的充分發揮,應該結合教學工作需要采取相應對策,合理利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概念教學、典型例題教學、數學復習工作等。從而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活動有效開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教學;趣味性;教學情境
微課以視頻為載體,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從而達到輔助課堂教學的目的,一般微課的時間在3-10min左右。由于微課的內容短小精悍,能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有利于輔助課堂教學活動,因而在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文章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對微課的應用進行探討分析,希望能為微課的有效利用提供指導。
一、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意義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促進了微課的出現,并逐漸在教學中得到應用。初中數學知識點較多,對一些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為幫助學生突破重點與難點,合理應用微課是一種重要策略,其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微課以教學視頻為核心,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融入課堂學習活動當中。能夠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知識。
(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微課可以重復播放,對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反復講解和學習,讓學生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深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進而幫助學生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更為有效的融入課堂學習活動,掌握數學知識。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初中數學教學中,在微課的輔助作用下,能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學生,提高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突破重點與難點,讓學生更好學習數學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二、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方法
雖然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微課的出現時間較短,一些任課老師教學經驗不足,制約其作用充分發揮。為轉變這種情況,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具體情況,筆者認為應該采取以下方法,促進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一)利用微課導入數學課堂教學
新課導入中合理利用微課,能改變教學枯燥無味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例如,“統計與概率的基本認知”這節內容學習時,可利用微視頻播放某十字路口通過的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大卡車等車輛通行的數量,然后引入統計概率的相關內容學習,讓學生做好記錄并進行計算分析。通過這種微課情境的引入,能夠讓學生更好融入學習活動當中,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動,更好學習和掌握所學內容。
(二)利用微課開展數學概念教學
利用微課輔助數學概念教學,在動畫、視頻、幾何畫板的支持下,讓學生對數學概念有更為直觀、形象的理解,進而有效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例如,“多邊形內角和”學習時,先為學生播放五分鐘的視頻,再讓學生回憶所學知識,包括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的內角和以及計算公式。然后引導和啟發學生,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試著探究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總結內角和公式。這樣不僅可以對多邊形的內角有更深的理解,還能進一步拓展知識面,熟練掌握計算公式,提高知識應用技能。
(三)利用微課開展典型例題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離不開典型的例題,微課能為學生有效展示例題,進行細致講解和分析,讓學生獲取解題經驗,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學習時,要讓學生借助“線段圖”分析行程中的數量關系,讓學生根據題意并結合線段圖,弄清楚時間、速度、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并列出正確的方程,得到答案。微課的應用能讓這些內容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學生,有效學習典型例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四)利用微課指導數學復習工作
課堂復習是初中數學教學不可忽視的內容,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而復習過程中也要合理利用微課。例如,在三角函數復習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利用三角函數知識測量和計算教學樓高度的問題,可以利用微課的輔助作用,讓學生有效開展學習,演示測量和計算步驟。在學生對工作流程熟悉的前提下,讓他們有效開展學習,進行實地測量和計算,不僅增強對三角函數知識的了解,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三、結語
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直觀形象的特征,滿足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將其應用到教學中具有重要應用。作為任課老師,應該認識其重要作用,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具體內容,將微課有效融入課堂活動當中。從而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郭夢婷.基于“微課導學”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設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9),85-88.
[2]楊棟.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8),33.
[3]楊雨國.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2.
作者簡介:陶睿,九江市同文中學,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