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萍
【摘要】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必須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只有對數學有了興趣,才能形成有效并且積極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由于邏輯性較強,并且概念和知識比較抽象難懂,長時間學習必定會顯得枯燥乏味,這也是小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教學 興趣培養
引言:興趣就是一個人趨向了解和參與某種活動的趨向,并對這些活動產生積極的情緒色彩,一旦對某種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夠提高效率,這同樣適用于學習活動。學生對某個學科產生了興趣,就會將其作為主攻科目。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且較為枯燥的科目,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艱巨的,要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就應該采取恰當的措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也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真看待的問題。
1、小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若干問題
1.1難以集中注意力
由于年齡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在上數學課時普遍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因素特別是一些新鮮事物所吸引。小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因此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室外人走動、說話甚至是其他學生的翻書動作,都會對其產生影響,這些聲音會讓學生尋找聲音的來源,出現注意力轉移的問題,難以集中注意力是小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學生的表現,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或者獨具一格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師發現有學生不注意聽講,可以讓學生站起來回答一個小問題,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或者沒有回答,也切忌批評學生,因為回答問題并不是本意,而是要讓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也不能詢問“為什么走神”、“為什么不集中注意力聽講”等,這樣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即使學生沒有回答上來,教師也可以讓同桌或者其他學生幫助回答,學生在這堂課接下來的教學中,將會集中心緒聽講,不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觀察,及時拉回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
1.2粗心大意、
這是小學生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在一部分教師和家長眼里,學生粗心大意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他們忽視了粗心大意可能是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不正確,而這部分教師和家長則認為只要學生掌握了知識就行,粗心犯錯能夠被原諒,實際上粗心大意犯錯是由于學生不認真審題、不認真對待學習造成的。造成學生粗心大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天性好動、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等,大部分家長都要求學生寫完作業才能看電視、看動畫,很多學生對待作業持一種應付態度,在平時作業中由于粗心大意所犯的錯誤不比考試中少,如果不及時糾正學生粗心大意的毛病,就會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和教師必須認識到,一旦學生養成了壞習慣,想要改正是非常困難的,這與養成好習慣難以改正一個道理。教師應做好引導,學生犯錯誤后不應批評指責,而是應該鼓勵學生將粗心大意犯錯的題目記錄下來,在學習之余經??纯?,下次遇到相似的題目時就能夠減少犯錯的概率,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有錯題集,這是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的有力工具。
1.3學生缺乏較強的理解能力
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是比較抽象難懂的,但是小學生尚且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抽象思維,他們更容易認識一些具體的事物,這也是他們不喜歡數學的原因之一、由于數學知識抽象難懂,難以理解題意造成解題困難,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和家長可以采取情境教學的方法,從別的角度理解題意,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2、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
2.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好引導
教學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而學生要完成吸收、掌握、理解知識等主要的學習過程,因此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要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必須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以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基礎,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有序的學習,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圓的認識》這一章的教學中,在第二部分“學習畫圓”的教學中,可以這樣展開教學:
教師:同學們,我們剛才已經對圓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知道圓是一種平面上的曲線,是一種平面圖形,那么同學們能自己畫一個圓嗎?
學生:能。
教師:請同學們使用可以使用的工具,以同桌為小組共同畫圓,然后我們來比較哪一組同學畫的好,哪一組同學想到的辦法多。
(學生使用如鉛筆、硬筆、圓規、土釘等工具畫圓)
學生1:我是使用圓規畫的,確定圓心能夠很方便的畫出一個圓。
學生2:我是使用硬筆畫的,用鉛筆沿著它的邊描一下輪廓就能得到圓。
教師:那么這幾種畫圓的方法都有什么共同點呢?
學生:都是確定長度、固定點然后旋轉得到的。
在上述畫圓的教學中,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教師做好引導,完成畫圓教學。
2.2靈活轉變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可能出現不可預期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靈活的轉變教學方法。例如在《對稱圖形》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可以如下展開教學:
教師:同學們喜歡剪紙嗎,下面留給你們時間自己剪喜歡的圖形吧。
(學生自己動手,采取了多種多樣的剪紙方法,有的是隨意剪的,有的是將紙對折剪的)
學生向教師匯報自己的剪紙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同學們有的沒有將紙對折就剪出了圖形,有的則是對折了才剪的,那么能夠根據剪紙的方式不同將其分類嗎?
(學生互相討論,并根據教材內容理解了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靈活的選擇了使用幾何圖形教學工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清晰的理解了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
結束語
綜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對數學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邦友.巧用“多媒體”促進小學數學概念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04):60.
[2]高文榮.如何讓數學課堂富有活力[J].中國西部科技.2006,(06):61.
[3]鄭金泉.略談小學數學中的興趣培養[J].考試周刊.2009,(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