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克亮
摘 要:從更新教師教學觀念,優化課堂過程設計;創設藝術教學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開發創造性思維;豐富實踐活動,和諧師生關系四個方面,研究蘇教版高中數學教學新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式;創造性思維;教學理念;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420;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10-01
高中數學的理論性、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對學生空間思考能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要求較高。如果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依舊不改變教師課堂主體地位,將會給課堂教學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數學教師必須加大對教學新方法的研究力度,創新課堂教學過程,提升對學生的關注程度,重視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更新教師數學教學觀念,優化課堂過程設計
教師在課堂中扮演著引導者、傳授者、解惑者等多個角色,其教學觀念和方式直接影響著課堂效率。因此,在數學實踐過程中,必須不斷更新教師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目標,忽略了學生主體性地位,會過分強調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布置大量的課后練習題,使得學生對數學產生畏難情緒。研究數學教學新方法時,學校應通過開展培訓講座等方式,提高教師對數學教學的認識程度,并指導其優化課堂設計。同時,教師需積極主動接受新方法教學,并運用于實踐。如在教授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函數的簡單性質”時,教師可以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加入適當有層次的練習題,通過練習優化課堂過程安排,綜合考慮學生數學基礎情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通過有效的課堂設計,發揮自身引導性作用,遵循由簡入難、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一步接一步地打好學生的數學基礎。這樣,既兼顧了學生實際,又給予了學生思考空間,能較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二、創設藝術數學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數學的藝術性,通過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等方面體現,教師和學生都期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創設教學情境等方式,在課堂開端營造良好的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教授蘇教版數學必修三“概率”時,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以下情境:“周末,小紅在逛街過程中遇到抽獎游戲。只要在2個紅球、3個藍球和1個黃球中一次抽中黃球,就能獲取相應的禮物。請問,小紅得到禮物的機會有多大?”通過這種“問題式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接著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分享自己的看法,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中成長。在研究創設數學教學情境這一類新方法時,必須注意情境的有效性。應根據學生興趣、時代熱點等因素,創設“矛盾型”“層次型”等情境,成功引起學生好奇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新知識的熏陶。同時,教師可以多途徑構建數學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之間的橋梁,多從現實生活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實用性。
三、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新意識是新時期人才的重要衡量標準,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鼓勵學生多發掘數學解題模式。如在學習蘇教版中的“柱、錐、臺、球的體積”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直觀教具石膏圓柱體、石膏椎體,引導學生多途徑測量,創新“椎體”“柱體”公式得來方式。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以直觀教具為基礎,讓學生主動體會數學知識的由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注重培養學生清晰的數學思維能力,打好學生數學知識基礎,為創造性思維提供良好條件。
四、豐富學生數學實踐活動,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很多高中生覺得數學這門學科較難,既需要龐大的計算量,也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愿意花費過多的精力。數學教師應該看清這一現狀,提供多層次的數學活動,鼓勵學生多進行數學課后實踐。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關于數學知識的疑難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學習信心。如在教授蘇教版中的“函數的概念和圖像”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搜集函數的由來,設計美麗的函數圖形,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研究高中數學教學新方法,是一項巨大而艱難的任務,需要每位數學教師共同努力。在實踐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到蘇教版教材的意義,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適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更新教師教學理念,革新傳統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時,教師應提高自身職業道德水平,提高數學專業素養,遵循科學的教學規律,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理性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攻克數學難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保軍,葉雪梅.高中數學教材數學史內容及其分布研究——以人教A版和蘇教版必修教材為例[J].課程教學研究,2014(03).
[2]董玉成,徐斌艷.我國高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建模的處理——以人教版、湘教版、蘇教版和北師大版教材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4(12).
[3]李保臻,李艷.不同版本高中數學教材旁白的比較分析——以人教A版、北師版、蘇教版“統計與概率”部分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