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蓮
摘 要: 教師要善于利用作文資源,有效激發學生習作興趣,拓寬學生思路,教學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本文論述了以“體驗—分享”范式作文教學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手段,根據教學實踐力圖構建“以體驗為前提,以多種表達方式為手段,最后實現共同分享習作成果”的“體驗—分享”作文學習范式提高教師勞動效率和學生寫作水平。
關鍵詞: 體驗 表達 分享 激勵 高效作文教學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常常忽視作文的主體是學生。由此,作文教學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作文教學脫離了學生實際,造成學生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找不到語言表達,不想說的卻能說得出來的怪現象。因此,學生說出來的、寫出來的往往是空話、套話、假話。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學生對作文自然興味索然了。
我力圖構建“以體驗為前提,以多種表達方式為手段,最后實現共同分享習作成果”的“體驗—分享”作文學習范式。
一、開發習作生活體驗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
1.引導學生深入體驗課堂生活。課堂,并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技能的訓練、能力的培養,其實,教室、教材、老師、同學……皆為學生寫作長河中的一朵朵鮮活的浪花。
2.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教材資源。教材資源除語文教材外,還有數學、音樂、社會等其他學科。只要教師善于引導,皆能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內化為學生的寫作素養。
3.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教師要善于利用作文資源,有效激發學生習作興趣,拓寬學生思路,教學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走進生活,體驗生活
按照體驗內容大致分為實踐式體驗、欣賞式體驗、想象式體驗。
1.實踐式體驗。通過組織觀察、調查研究、實驗、模擬角色等形式體驗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豐富內心世界。
2.欣賞式體驗。通過組織學生閱讀、欣賞音樂、欣賞話劇、欣賞經典影視作品,組織交流感受等活動豐富學生內心體驗。
3.想象式體驗。兒童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體驗不一定就是肢體的體驗,思維體驗更是激發學生作文欲望和動機的載體。
三、借助多形式表達各種體驗生活
1.在體現語文“工具性”這一功能上,寫作占據很重要的地位。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很多語文老師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并借助各種練筆方式達到預期目的。其中,采用最普遍也最實用的方式莫過于日記了。不拘一格的日記是馳騁自由的練筆天地。
寫“循環日記”,即把全班學生按照習作能力分成若干小組,明確組長和組員,排列好先后順序。每組同學合用一本日記本,依次輪流寫作。每天輪一個人,寫什么內容,什么體裁都由自己決定,任何人不加干涉。后寫的同學要先當讀者,認真閱讀自己前一位同學的日記,并寫上“評語”,然后再做作者,也寫一篇日記做交流。這樣,每天都有若干個同學同時習作。輪到小組內作后一個學生寫完后,就是“一輪回”。一輪回,一評比,評出班內這一輪的“最佳習作小組”、“最佳作者”、“最佳讀者”。評比的重點是感情是否真摯和語言是否順暢。評出的優秀日記,每天都要抽空讓小作者在班里朗讀。之后,收入班級自辦的《循環日記欣賞》,并向班級作文周報或優秀刊物推薦發表。
2.寫“讀書筆記”,即在組織學生閱讀、欣賞音樂、欣賞話劇、欣賞經典影視作品,組織交流感受等活動的基礎上,通過撰寫讀書筆記豐富學生的內心體驗。
3.寫“主題接力”,即為了加強學生的體驗,在日常習作訓練中,教師可以整體策劃一個“有話可說”的習作主題,采用分階段觀察,分層次提要求等粗線條的設計幫助學生學會細致觀察,明白其實生活中很多人、事、物都可以這樣觀察,而不會一寫作文就束手無策,胡吹一氣。
在實際運用過程當中,各種表達方式可以交互靈活使用。
四、開拓分享渠道
“一個合格的作文指導教師,不應該把力量都放在‘指導學生如何寫作文上,他至少應當分出一半的力量來研究一下如何‘發表這些作文。”“只要公開發表一次,就會改變他們對寫作的態度和價值的認識。”作家尚愛蘭回顧女兒——兒童作家蔣方舟的成長歷程時這樣說。
好習作需要大家來分享。傳統意義上的學生習作評價主要由老師完成,作文教學就生命的意義過程(傾吐—對話—回應)來說,是死板的、僵化的,使作文流失了生命的營養和人際交往的價值。我們可以通過拓展分享的渠道,讓更多人參與分享自己的習作。
1.舉行“新作發布會”。讓孩子們通過演講形式把自己最得意的作文“發布”出去,讓更多孩子通過介紹閱讀、評價他們的習作,從而彰顯出過程意義,同時讓孩子們在交流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舉行“佳作拍賣會”。組織學生將自己的本學期最得意的習作裝訂成冊。當然可以是某一個人的習作專集,也可以是幾個好伙伴的習作匯編集;可以是打印、復印裝訂,也可以是手抄書寫;可以用電腦進行專業性的后期制作,也可以是自己繪圖美化。
五、建立一套“激勵分享”機制
1.建立獎勵機制。學生在班級周報上每發表一篇文章,就發給“發表紀念卡”一張,卡上印有激勵表揚的話。獲得五張這樣的卡,獎勵就會升級,就會獲得“作文新秀”的稱號。
2.設立明星榜。把學生在班級作文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字數作為基數確定學生的作文積分。
對于作文教學來說,喚醒的是小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與熱愛;喚醒的是學生想自我表達和與人對話的欲望;喚醒的是學生作文發表的意識、讀者意識和精品意識。不斷地激勵、鼓舞,不斷為學生的習作增加動力,點燃、維持、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進入積極的呈良性循環的寫作狀態。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劉麗娜.讓作文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J].福建教育,2004年(2).
[3]《語文學習》編輯部編.寫作指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