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所謂文本重構,就是指對文章的段落和篇章進行內容或者形式上的重組。它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重構為圖表、重構為提綱、縮寫、改寫、仿寫等,它可以分成不同種類,對于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應該多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積極求索的欲望,拓展學生的思維。重構是提高初中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應變能力,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達成英語閱讀課教學目標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文本重構;閱讀理解能力;初中英語;有效方法
面對21世紀的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與時俱進。初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的學科,需要在有英語語境的交流活動中進行大量的實踐才能逐漸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求索的欲望。利用文本重構創造英語閱讀活動任務,有效達到教學目標,最終拓展初中生的思維并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本文就圍繞著文本重構對提高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做一些詳細的分析探討。
一、文本重構的重要性
文本重構是指對文章的段落和篇章進行內容或者形式上的重組,它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重構為圖表、重構為提綱、縮寫、改寫、仿寫等,它可以分成不同種類,對于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它是英語教學發展的結果。教師運用文本重構可以對閱讀的文章以多種方式重新組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在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傳統古板的只講課本上的知識點已經滿足不了現在學生的需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該將教材上的內容進行重新構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也能夠得到很好的開拓,并且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興趣。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為學生多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而文本重構能夠有效地增加英語活動的語境,使得學生充分利用語境來加強英語的語言運用實踐。
二、文本重構的方式
隨著教學實踐的開展以及教學理論研究的深入,我們意識到教學不應該只局限于教材上的活動任務,因此課堂教學應該做一些拓展性的語言輸出任務。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應該學會利用教材,而不是只教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逐步研究了文本重構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的幾點應用方法。
首先,在課堂導入方面應該適當地進行選擇。我們可以應用視頻導入、圖片導入、生活導入等。課堂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如果運用成功,可以立即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一整堂課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英語單詞教學中可以將單詞與實際的情景直接聯系起來,從而增強語言的真實性、形象感。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加深他們的記憶。在閱讀文章并進行細節信息提取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逐段分析理解。不同的形式可以給學生帶來新鮮感,一味地通過回答問題來進行閱讀理解對于學生來講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可采用的形式有:根據文章填表格、文章填空、判斷正誤等。如果以時間或空間為序的游記還可以采用timeline的形式來分析理解。對于整篇文章結構的理解可以采用提綱式、思維腦圖、圖表、象形圖式等。這些形象的分析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和結構。對于整篇文章的讀后創造性活動,教師除了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縮寫、改寫、仿寫等,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形式的記者采訪、短劇表演、辯論賽、新聞播報等。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都會將所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選取信息之后以更加新穎、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這種語言輸出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要想很好地進行文本重構,應該對教材進行詳細的了解,一定要熟悉初中教材以及多擴展語言輸出形式。只有充分了解所有的教材內容,才能有效地將兩者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難點,把重要的知識有效貫穿融合起來。有效地進行文本重構,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深入進行閱讀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如果能根據具體需要對教材內容合理地進行文本重構,將會大大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康彥平.英語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
[2]陳高峰.文本重構理論初探與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術論壇,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