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虹
摘 要:適度教學不僅能夠完成考綱規定的教學要求,而且能夠調動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達到更佳的課堂效果。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生不能百分百接受授課教師的教學習慣,而且數學科目的學習不僅僅是對知識點的掌握,更應該形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拓展知識面。從適度教學的角度出發,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措施展開研究,希望能為小學數學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適度教學;小學數學;理論研究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指出,教學過程不是讓教師代替學生舉一反三、反復列舉,而是啟發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此可以看出,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教學要適度。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重點,數學學科的教育質量一直都受到重視。學習數學,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全方位地開發學生的心智,對訓練學生大腦的思考有著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數學學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亦是學生以后在社會立足與發展的必備能力。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適度教學理論的提出,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開拓一條全新的道路。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到適度教學,學生更加容易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對數學學習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結合自身小學數學教學的經驗,從適度教學的角度出發,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措施展開研究。
一、拒絕將教學內容全盤灌輸給學生
適度教學旨在授課教師依據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情況,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做到點到為止,而不是把全部的教學內容用填鴨式教學地全盤灌輸給學生。在現實中,存在一些教師基于學生數學水平有限的考慮,對學生理解能力掌控不夠準確,故而在課堂上把所有的知識重點與解題過程的注意點進行詳細講解。而學生只有被動地全盤接受,無暇自發進行思考,從而導致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刻。
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拒絕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主張留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過度教學猶如揠苗助長,雖然從表面上看來,授課教師通過詳盡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學習數學,但實際上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產生了一定的阻力。例如,在進行《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的課程教學中,授課教師不可能對全部的簡便運算一一進行列舉,數學題目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千變萬化,而簡便運算是針對于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才適用的,需要學生在大量的練習中積累豐富的解題經驗,這是授課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傳授的。
二、為學生量身制訂課堂教學計劃,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
與填鴨式教學形成對比的教學方式就是授課教師不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造成給予學生的幫助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這同樣與適度教學背道而馳。學生理解能力水平存在分層,成績高低不一,需求也就不一樣,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得到足夠的指導,進而導致數學基礎不扎實,學習成績不理想,容易形成惡性循環。而有一小部分學生的學習與接受新知識的能力過人,天資聰穎,課堂上的教學學有余力,課堂授課內容的知識點對他們來說太少,授課教師為了顧及整體學生的接受能力,控制了課堂授課內容的容量,無法進行深入地講解。
為了能夠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授課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次課堂教學,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設置以及學生水平層次的差距,為學生量身制訂課堂教學計劃,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適合他們本身的教學,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收獲更多。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求法》的課堂教學中,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只要求了解與掌握常見多邊形的面積求法,諸如五邊形、六邊形等規則的圖形。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求法的掌握無需一節課的時間,教學節奏對他們來說過于緩慢,授課教師可以在他們掌握基礎內容的前提下,自發研究一些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求法,看看能否總結、探索出一個能夠廣泛使用的多邊形面積求法,諸如通過分割或添補或者二者相結合的方式將不規則多邊形轉化為規則多邊形進行求解。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總結與探索掌握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課堂需求,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權衡好講解和學生自學的關系,教有所思,及時調整
適度教學的核心是授課教師有智慧、有技巧地進行授課教學,對自身職責具有深刻的認識,找尋高效的教學方法。數學學習上遇到難題是在所難免的,遇難則避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學習,造成數學知識結構存在越來越多的漏洞。授課教師必須禁止學生遇難則退,要盡可能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盲點。適度教學要求授課教師要權衡好講解和學生自學的關系,教有所思,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做出調整。數學教學應該循循善誘,充分考慮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合理地控制課堂教學內容,爭取在課堂內容容量、講解與聯系的比重、講解深度等方面做好權衡,并有針對性地調整。
作為小學數學授課教師,在追求教學成就的過程中應該堅持自我,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細心指導,真正做到適度教學,進而為小學數學教育事業做出貢獻,造福學生。
參考文獻:
[1]張定強,李保民.小學數學教師“課題研究”中的理論問題探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3):24-27.
[2]袁禮先,王復友.建構理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時代教育,2016(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