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
摘 要:從小學到大學,體育教學都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的始終,體育教學現已成為我國義務教育必修科目之一,代表了我國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特別是在小學這個階段,體育教學尤為重要,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而且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同樣的,在體育教學中也要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對目標式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中的初步探究,進一步對其運用做出探討。
關鍵詞:小學教育;體育教學;教學目標
一、明確教學目標,組織體育教學實踐活動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指導課堂教學實踐是實施目標式教學法的關鍵。實施目標式教學法,首先教師要明確該堂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運動技巧還是豐富學生的認知或是為了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通過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不僅可以明確教學目的,而且能夠增強教學組織的系統性。同時,在推進體育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對小學生來說,盡量組織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這樣有助于小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比如,教師在給小學生講解“障礙跑”這一教學內容時,首先要明確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障礙跑,這是這堂體育課的教學目標,首先要讓學生初步掌握障礙跑的技巧,然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障礙物,如欄架、跳繩以及實心球等器材。教師可以將這次教學內容設計為“雞毛信”的游戲,讓小學生在游戲中完成障礙跑的學習,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在游戲活動中完成體育教學目標,這樣系統地組織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將枯燥無味的體育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如,當教師要向學生傳授籃球方面的技巧時,如果只是通過教師簡單的示范而學生反復練習的方法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厭煩。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現在的心理狀態,將訓練活動轉變為競賽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參加的積極性。目標式教學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游戲、比賽等多種方式,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根據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
開展目標式教學的前提就是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只有正確把握課堂教學活動的具體要求和方向,這樣在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的時候,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的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在給小學生講解體操內容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該課程的目標,而此類目標大致就是激發小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掌握有關的技能技巧。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的體操運動員比賽畫面,通過觀看,學生會受到運動員優美姿勢以及嫻熟動作的感染,從而激發學生想要學習體操的欲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欣賞能力。此外,也要注重對小學生個性化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劃分為不同的組別,并分別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體育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完成體育基本性的學習目標;而體育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設定較高的體育學習目標,從而能夠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發展范圍內快速健康成長。
三、實事求是評價體育教學效果
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目標式教學法,會對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做出相應評價,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小學體育教學完成后,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和整理,最后進行合理總結,有利于發現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在問題中不斷總結,從而促進體育教學的不斷進步。如此,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測驗等方式來評價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根據小學生的反饋,準確把握體育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有利于增強小學體育目標式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比如,教師在給小學生講解體育課程中的“往返跑”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多次往返跑訓練,在訓練中讓他們轉身時的速度,從而提高體育成績。在課后,教師根據不同成績的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并總結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實事求是評價這堂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通過分析和總結,教師可以發現在這堂體育課中存在的問題,因為忽視了學生的身高、步伐的大小等有關因素而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樣下次體育教學時的改進方向可以從這里入手。
總之,在重視素質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身體素質的形成以及發展,當前不僅我國在重視小學體育,全球也在關注、重視著小學生體育能力的水平,可見小學體育在學生的求學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生的體育教學中運用目標式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地融入體育活動中,更加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完成體育教學目的,形成高效的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曉林,陳新鍵,毛振明.我國大中小學體育課程有效銜接現存問題及改進思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2).
[2]譚正新.從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談小學體育教學大綱的改革[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