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銜 朱利娟
摘 要 日益凸顯的大學生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使得心理疏導己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部分。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本文旨在研究怎樣培養、提高輔導員的心理疏導能力,根據調查研究結果,提出了具體解決方法,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疏導有機結合,有利于為國家培養綜合素質高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心理疏導能力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71
Abstract With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as already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College instructors are the main organizers, executors and instructors in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study how to cultivate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llege instructors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proposed some specific solving method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only by combining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undergraduates wit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gether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an more high- quality talents be fostered for our nation.
Key words college instructors; the 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raining way
已有研究發現,目前高校心理疏導效果并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心理訴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心理疏導工作的實效性不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多是非科班出身,雖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卻缺乏系統、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背景。如何提高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建設專業化、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有關心理疏導的文獻很多,但是關于如何培養提高輔導員的心理疏導能力的研究文獻卻較為少見,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著力于謀求高校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提高的培養途徑,以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工作的開展提供相關指導。
1 高校輔導員應具備心理疏導能力
1.1 心理疏導的內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所指的心理疏導有別于傳統心理咨詢治療領域,它不僅僅是心理層面上的,更應該是思想和觀念意義上的。劉鵬認為:心理疏導就是要對大學生的心理進行疏通和引導,即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善于疏通心理,釋疑解惑,清淤除障;又要善于引導,把大學生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引向正確的方向和軌道。①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心理疏導,是指輔導員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結合大量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分析其產生的背景和原因,積極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對大學生及時加以引導,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走出心理誤區,提高和維持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1.2 高校輔導員心理疏導的內容
(1)思想觀念疏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各種思想相互影響、各種觀念相互激蕩、各種文化相互交融,意識形態領域展現出極其復雜的態勢,這些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狀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視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心理疏導,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高校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要針對大學生思想上切實存在的困惑與不滿,充分尊重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通過心理疏導,清除其心理問題,使其恢復并達到心理平衡,幫助大學生用正確的態度與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發展,堅定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政治觀點疏導。大學生是非常寶貴的人力資源,他們寄托著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觀點,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輔導員必須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心理疏導,解除大學生的思想疑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3)道德規范疏導。當前教育體制下,很多高校注重培養大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卻忽視了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造成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個性心理不健康,意志品質脆弱。思想政治教育要貼近大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心理疏導使大學生繼承民族傳統的道德觀,使其健康成長。
(4)人際交往疏導。大學階段對于大學生個性特征形成和發展極其重要,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心理疏導工作中首先應該教育他們學會交往技巧,盡力引導平等友愛的人際關系的形成;其次要教育他們學會換位思考,善于發現對方的價值,尊重理解他人;再次要教育他們掌握得體的語言。
(5)學習疏導。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大學階段的學習影響著大學生今后的職業定向,也影響著他們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點的形成。弗蘭德森曾經指出,心理健康與學習的成功是密切相關的。高校輔導員要通過心理疏導工作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大學生樹立自信心,在必要的時候開展團體學習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心理氛圍。
2高校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培養途徑
盡管學者們對于高校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的培養途徑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但這些研究在內容和實踐方面缺少深度的分析和研究,并不能為實際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從而影響了心理疏導的實效性。本文嘗試從輔導員的工作實際出發,在歸納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能夠切實提高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的培養模式。
(1)要有制度保障,將高校輔導員心理疏導工作制度化。從當前情況來看,高校輔導員隊伍心理疏導工作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頒發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關于心理疏導工作也做了詳細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建立了輔導員準入制度,在招聘輔導員時嚴把學歷關,保證了輔導員隊伍的基本素質,也為心理疏導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高校應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心理疏導工作制度,明晰界定初級、中級和高級輔導員的心理疏導工作能力要求。此外,高校還應給予輔導員一定的崗位發展空間,盡量避免他們跳槽。
(2)要注重對高校輔導員的人文關懷。十七大報告提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黨對于嚴肅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關心人內心的感受。心理疏導工作具備高投入、高壓力、高風險特點,尤其需要人文關懷。高校輔導員在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時,需要面對紛繁復雜的各種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他們必須付出足夠的情感和智慧,長期處于高壓和負面情緒環境中,極易產生職業倦怠。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對高校輔導員的人文關懷,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幫助他們減緩工作室帶來的心理壓力,必要時聘請心理咨詢專家為他們做心理疏導。如果條件許可,可專門建立心理疏導工作津貼或補助,提高從事這一工作的高校輔導員的報酬,激勵他們提高工作積極性。
(3)要建立培訓機制,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學知識方面的專業指導。要實現輔導員的專業化與職業化,除了把好準入機制關,完善培訓制度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現有調查和研究發現,高校輔導員專業背景較為復雜,大多數并無思想政治專業或心理學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甚至部分輔導員還存在從未進行過專業化教育和系統培訓的情況,這些情況直接影響了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的提高。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培訓制度,需要高等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共同努力,分層次、有重點地進行。首先高等教育部門要統一部署,在培訓工作上給予高校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幫助。其次,高校開展培訓工作一定要注意系統性、持續性。可以采用專家培訓高級輔導員,高級輔導員培訓中級、初級輔導員的方式,保證培訓深入開展下去。再次,要注重輔導員直接的工作經驗交流,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短期、小型的培訓,效果也較為顯著。同時,定期組織高校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專職人員或心理專家間交流,將心理疏導意識滲透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最后,培訓的內容需在掌握培訓對象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這需要教育機構和高校管理者做好輔導員能力構成狀況的調查和研究,結合他們的工作現狀和實際需要開展培訓,以保證培訓的實效性。
(4)要重視輔導員自身文化素養、綜合素質的培養。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心理疏導工作過程中,心理疏導能力對工作的效果至關重要,同時他們自身的特質、素養也會直接影響到心理疏導對象,關系到能否取得學生的信任和認同,也是心理疏導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還要重視輔導員良好的心理素質、優秀個人品質和文化素養的培養。首先要引導高校輔導員加強專業學習,提高專業素養。其次還要加強文化素養的培養,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管理學等方面的書籍都要有所涉獵,掌握多學科領域的知識有助于輔導員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能自身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再次要合理引導輔導員加強自我修養,保持一種積極、樂觀、自信的心境,增強自身人格魅力,提高在學生中的威信。
(5)要強化管理,將心理疏導工作規范化。鑒于心理疏導已經成為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輔導員工作的成效,因此需納入輔導員業績考評的范疇。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管理與考核,必須要針對心理疏導工作制定出相應的考核標準,并將標準細化、量化,建立目標責任制。日常管理要定期督查、考核輔導員工作任務的執行情況,將此作為他們的考核依據。輔導員的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工作成效往往具有內隱性和滯后性等特點,高校管理部門在制定考核標準時應注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多渠道進行評價,保證考核結果的公正、客觀,已達到真正能夠提高輔導員心理疏導工作熱情的目標。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任務研究項目“高校輔導員心理疏導能力的培養途徑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5-SZ-050)
注釋
① 劉鵬.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學生心理疏導.銅陵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