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嵐
【摘 要】目前高職課堂教學中仍存在“教師中心,系統傳授”的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使得教學效率很低。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更好地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本文對怎樣在高職課堂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效課堂 教學理念 師生關系 基本形式 問題情境
目前高職課堂教學普遍存在如下問題:課堂不夠生動,對學生沒有吸引力;教師講得太多,給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太少;教師較多關注自己的教,而較少關注學生的學;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視。這種“教師中心,系統傳授”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缺乏思辨與創新,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學習積極性被壓抑,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空談,教學效率低。因此,必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中,對高職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
要實施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含的課程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的特色。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互動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教學理念,教師要做到“三要”:
一要關注學生的需求,以此作為推進教學進程的依據。所有的預設都是為了不曾預設的精彩,由原來固定單一線路變為現在的多元設計。
二要減少對學生的控制,放開對學生的制約。我們會發現學生其實非常聰明,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有更豐富的答案。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學生,給他們活動的機會、思考的空間。
三要學會真正有效地評價學生。要以富有啟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語言來打動學生的心靈,使評價確實評而有價。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就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課堂效果反映了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在高職課堂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對差生,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方法,和他們建立一種融洽的關系。師生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的學習氣氛。
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
(一)“自學—引導”式教學模式
實施先學后教策略,通過設置自學任務,讓學生結合自學任務進行自主學習,感知教材,梳理問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嘗試解決疑難問題。對于共性問題,教師進行引導或拓展講解,促進學生綜合理解知識,逐步形成以自學為主、引導為輔的教學方式。基本程序是:自學——討論——啟發——總結——練習鞏固。
(二)“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
實施問題教學策略,把學習內容轉化為系列性的學習問題,用問題引領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知識、理解知識,使學習知識的過程轉化為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形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基本程序是:問題——假設——推理——驗證——總結提高。
(三)“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
實施活動教學策略,把學習內容設計成實踐探究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探究活動中動手、動腦,親身經歷知識的研究歷程,體驗知識的產生與發展,感受知識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逐步形成在活動中認知、在活動中體驗的教學方式。
(四)“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
實施情景教學策略,把教材作為學生進行學習的一個范例,圍繞教材的核心知識,整合相關的教學資源,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設計貼近現實社會、更加符合學生實際的真實情景。讓學生結合教材范例自主嘗試學習,使情景活動的過程成為學生體驗知識和感受研究方法的過程,逐步形成情景中活動、情景中體驗的教學方式。
四、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快樂學習
(一)創設動畫情境
學生對于形象的FLASH動畫、實物或生動的語言描述非常感興趣,他們的思維也就容易被啟迪、開發、激活。對創設的問題情境產生可持續的動機,這種直觀是一種催化劑,給學生的學習活動帶來一定的生活色彩,不僅對創設情境產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的培養,必將促使學生積極思維。
(二)創設生活情境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強化感性認識,從而達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創設故事情境
學生都很喜歡聽故事,而且可以從故事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四)創設挑戰性情境
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地激趣、導疑、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創設發現情境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不是都讓學生去發明創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去發現,這種發現本身就是創造。
(六)創設實踐情境
適時、適度創設實踐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一個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和實際意義的問題情境,可以巧妙地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得學生對新知識滿懷無比強烈的求知欲。
總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發展的空間留給學生,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成長過程,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該教學模式是一項重大課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努力研究。